通常情况下,早朝大多在文德殿举行。当郦靖宁来到皇城门口时,只见宫门已经敞开,那些上朝的大臣们正秩序井然地朝着文德殿行进。
郦靖宁随着人流一同前往,到了文德殿后,果不其然,有礼部专门安排的官员,依照品级和官位,有条不紊地为官员们安排站位。
与此同时,还有御史在殿中来回巡视,那眼睛跟探照灯似的,但凡发现有谁在殿前举止失仪,估计马上就会有一纸奏章呈上去弹劾。
郦靖宁在礼部官员的指引下,在属于自己的位置上站定。刚站好,约莫过了一刻钟,就瞧见赵恒缓缓从内殿中走了出来。
在这庄严肃穆的朝会之上,规矩繁琐且严苛,可不是哪位大臣随心所欲便能发言的。通常率先开口陈词的,皆是站列在前排的几位宰辅重臣。
此刻,朝会聚焦的核心议题,便是大宋与西夏之间究竟该战还是该和。
但见赵恒神情凝重,缓缓启口道:“那西夏贼寇实在猖獗,竟敢肆意妄自称帝,此等大逆不道之行径,朕绝难姑息容忍!这一战,已然势在必行。然而,究竟该如何谋划这场战事,还需诸位宰相以及英国公一同商议,拿出一个周全之策来。”
赵恒这话一出口,恰似在朝会之上敲响了定音鼓,一下子就给整个讨论定下了基调。
毕竟皇帝都已然明确表态这仗非打不可,那余下的臣子们要做的,自然就是绞尽脑汁,琢磨出切实可行的作战方案来。
就在此时,寇准不紧不慢地从群臣之中站了出来,恭敬地向赵恒行了一礼,而后缓缓说道:“陛下圣明,西贼的确嚣张至极,必须予以痛击,以正天威。
然而,眼下关中地区民乱未平,这犹如大宋腹地的一颗毒瘤,若不先行铲除,诸多隐患便会接踵而至。一旦民乱不息,各地的兵马想要顺利齐聚一处,恐怕难如登天,物资的运输调配也会如同乱麻一般,难以顺畅进行。
所以,依臣愚见,在出兵攻打西夏之前,当务之急乃是尽快平定关中民乱,稳固后方,如此方能毫无后顾之忧地全力应对西贼。”
赵恒缓缓点头,眼中露出赞许之色,说道:“寇相所言,的确是老成谋国之言呐。朕近日查阅吏部与户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