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数学方面取得重大进展,尽管nature、science不会刊登论文,但作为新闻报道却很常见。
注意。
是新闻!
不是论文!
像邱欣东证明了卡拉比猜想,就把思路系统整理成2页的内容,由陈三省递交给pnas。三四个月后,pnas便以《卡拉比猜想以及代数几何中的一些新成果》为题迅速刊载出来。
上次徐生洲证明出冰雹猜想,本来也很有希望登上nature、science以及pnas的新闻板块。只是它们几家都自矜身价,对于徐生洲这样的素人是否真的证明出冰雹猜想持怀疑态度,才没有约稿。
如今徐生洲已经造足声势,而且有冰雹猜想垫底,没准儿它们几家真的会抛出橄榄枝!
徐生洲道:“那就托田院士的吉言,看看我能不能再发表一篇nature、science、pnas。”
田子良又道:“如今有完整证明霍奇猜想这么重大的成绩,icm肯定不会视而不见,明年你的菲尔兹奖章算是稳了!”
徐生洲不敢托大:“那还要看学界是否认可、评委是否认可。”
田子良却比徐生洲更有信心:“如此一来,你就成为国内第一位菲尔兹奖得主,也应该是有史以来最年轻的菲尔兹奖得主了!——之前最年轻的菲尔兹奖得主,是白旗国着名数学家让-皮埃尔·塞尔,获奖时是28岁。你明年才25岁吧?真的是后生可畏!”
田子良心中也是百味杂陈。
很长一段时间,他被认为是国内最有希望夺得菲尔兹奖的第一人。
等他过了40岁,很多人又把目光瞄准了燕大的“黄金一代”,比如许神、恽神、张神,都觉得有问鼎之资,最后却依然棋差一着。
然后,徐生洲就冒了出来,以无可匹敌的姿态横扫“四大”,笼罩整个代数几何学界!
一旦完整证明霍奇猜想的论文得到学界认可,那么徐生洲的头衔就不再是“青年数学家”或“数学天才”,而是“我国数学家”“着名数学家”,甚至是“数学大师”“在世的最伟大的数学家之一”。
到那时候,自己还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