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民垦荒的意愿大大增加,没有了公卿贵族的压榨,平民的劳动积极性空前高涨。
更令人意外的是,蜀南送来请愿书——那些曾被贵族煽动的山民,如今联名请求将新开的梯田纳入税册。
姬长伯在奏章上批下\"准\"字时,不远处,由宫城偏殿改造成的汉中学堂里,传来苍溪学堂童子们的诵书声:\"民为邦本,本固邦宁\"
他搁下毛笔,对侍立一旁的如花笑道:\"听见没?这才是最锋利的剑。\"
春风再度吹绿汉江两岸时,一队奇怪的使团来到汉中。
他们来自曾经抵抗最激烈的蜀南山区,牛车上满载着各村寨联名按印的万民伞。
领头的老猎户捧出把泥土:\"公子,这是我们用新法种出的头茬土。大家托我问问\"
老人紧张地搓着衣角:\"那个那个鱼鳞册,能给我们寨子也画一张不?\"
宫墙上的赤旗猎猎作响,旗面拂过镌刻在城门的新政诏令。
几个刚分到田的退伍老兵正指着其中一行大字,教身边孩童认读:
\"凡汉土所至——\"
\"耕者有其田!\"孩童清亮的嗓音惊起一群白鹭,向着解冻的江面翩跹飞去。
姬长伯坐镇汉中,遥控蜀南,在整个汉国境内都强行推广了均田的土地改革和纳税的摊丁入亩两项国策。
整个汉国国内的经济空前稳固,平民对姬长伯的中央政令奉为圭臬!街头巷尾的布告栏张贴着最新的政策和政令。
整个汉国的局面都在向着好的方向发展。
随着土地和税制的改革,苍溪模式也在各个大城推广,包括高炉炼钢,制酒,造纸。
高炉炼钢带来的金银副产品也逐渐增多,随之而来的,就是金银的大量流通。
摊丁入亩的税制改革之后,不再以固定的粮草收税,粮草贸易之后的刀币,金银也都能用于税赋的缴纳。
如此一来,过去繁重的粮草运输,成了依托货币交易的贸易行为,极大的节省了汉国境内的税务情况。
同时,姬长伯依旧坚持继续推进苍溪新政,并且大力提拔寒门子弟,任用苍溪学派培养的年轻官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