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因也很简单,江州已经是对抗姬伯越的前线,作为都城,一定要保证都城的安全稳定,以及正常的生产建造。
江州已经不适合作为都城了。
相比之下,郫邑处巴蜀内地,河流纵横,资源丰富,平原广阔,特别适合贸易和生产。
如今六部机构,教会总部,锦衣卫衙门,大都已经迁到了郫邑。
主政郫邑的鲍季平确实能力出众,不仅安抚了蜀地百姓,镇压了公卿贵族的同时,完美安置了所有的部门机构。
如今,郫邑城内外一派繁忙景象。新修的官道上,运送建材的牛车络绎不绝;城南的学宫里,来自三地的学子正在辩论《汉律》新篇;城北的冶铁工坊里,苍溪匠人们改良的水力锤正发出雷鸣般的轰响。
姬长伯的车驾行至郫水河畔时,忽见数百名百姓跪在道旁。
领头的老农高举着一把金黄的稻穗:\"公子请看!这是用新法种的郫县早稻,亩产比往年多了两成!\"阳光下,沉甸甸的谷穗上还沾着晨露,宛如缀满珍珠的璎珞。
\"好稻!\"姬长伯接过稻穗细细端详,忽然转身对随行官员道:\"传令司农寺,将这种稻种列为官储良种,明年推广各郡。\"
他指尖轻抚稻粒,对姒好低声道:\"这才是真正的传国玉玺。\"
车驾入城时,鲍季平率所有官员在新建的朱雀门前相迎。
令人意外的是,城门两侧竟站着数十名身着短褐的平民代表——有苍溪学堂的教书先生,有教会济民仓的管事,甚至还有两位拄着拐杖的伤残老兵。
\"臣斗胆改了迎驾仪制。\"鲍季平捧着玉圭躬身道:\"按公子新政要义,以民为本!\"
姬长伯大笑:\"善!\"
从汉中一路走来,无论梓潼,蜀地,皆一片繁荣景象。
此时看到鲍季平的安排,姬长伯心中的成就感更是暴涨。
在众人的簇拥下,姬长伯的车驾缓缓驶入郫邑城。
再次君临郫邑,如今繁荣的郫邑与当初那个残破不堪的郫邑恍若隔世。
当夜,郫邑宫城的明堂内烛火通明。六部主官与各地总督围着巨大的沙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