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余时间,汉国彻底站稳上庸之地,而隔江相望的秦楚两地,却皆陷入沉寂。
原因也很简单,秦楚两国皆在忙着处理国中内政,焦头烂额。
秦国新君登基,虽然没有发生嫡庶之争,但是毕竟新旧交接,事情还是很多的,此时商洛之地的经营反而成了不甚重要的小事。
而楚国,楚文王嫡长子楚堵敖熊艰被其弟熊恽发动政变,杀兄自立。
原本就被中原诸国瞧不上的南蛮之地更是被各国诟病,虽然新任楚王一上任,就迅速整合楚国国力,迎头痛击了想要浑水摸鱼的庸国麋卢大军,并击杀了麋卢,但是国中对其弑兄篡位的行为也多有不满。
其中以其母,宗正为首的长辈更是多有怨言,楚王为了安抚国中各方势力,不得不放下瓜分庸国的念头。
喜欢站在城头吹风的姬长伯,此时又站在城头,望着逐渐焕发新生的上庸城,心中豪情顿生。
最近的好事是一件接着一件,尤其是拿下安康,打通东出的要道,姬长伯彻底控制住上庸之地。
而现在秦楚两国自顾不暇的档口,姬长伯又收到了雷勇和邓麋的两份捷报。
追击姬伯安溃军的邓麋骑兵,靠着骚扰和配合鱼巫两地的内应,屡次追上姬伯安的安康军主力,一阵袭杀,安康军主力已经不足两万。
鱼地、巫地、平都巴氏的援军虽然还没有直接和姬伯安撕破脸,但是屡次的袭杀,姬伯安已经明显能看出各军心怀鬼胎。
从后续的行军布置上就能看出来,安康主力被安置在前军,巴国各军则在左右和后方,拱卫安康军。
如此安置,邓麋却是不好再穿过巫地巫地外围部队,直接攻击姬伯安的主力了。
毕竟还没到最后决战的时候,过早暴露内外勾结,实在没必要。
但是既然安康军到了前军,那早早攻下那处的雷勇部,此时便派上了用场。
邓麋一纸书信,骑兵快马送往那处城。
雷勇撕开信纸,仔细一看,当得知姬伯安领兵数万,从北方溃败逃窜,当即大喜过望。
雷勇三万汉军精锐尽出,在前往鱼地和巫地的必经之路上阻击巴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