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张鸣岐之前的历任两广总督,年岁皆长于李准,且对李准颇为礼遇。然而,张鸣岐年少得志,19 岁便高中举人,25 遂担任岑春煊的文笔总案,此后从广东辗转至陕西、四川,一路追随岑春煊。31 遂荣升广西巡抚,35 岁就位两广总督,堪称大清 9 各总督中最为年轻者。但其总督之位并非凭借真才实干与光明磊落的手段获取,而是通过孝敬庆亲王 200 万两白银才得以补授,此等行径实在难以令人钦佩。
张鸣岐追随岑春煊十余载,往昔皆仰仗岑春煊的赏识与提拔才得以步步高升。如今岑春煊失势,闲居上海数载,他却毅然投靠岑春煊的政敌以求升迁,真可谓 “有奶便是娘”,其为人处世的原则与品德由此昭然若揭。
相较张鸣岐巨资买官之举,李准谋取巡抚之位的价码则低了许多。年前,奕亲王赏识李准,有意擢升其为山东巡抚。虽然巡抚官阶不比提督高,但由于清朝重文轻武的传统,提督实际上受总督或巡抚的节制。所以从提督转任巡抚,实则是官场层级晋升了一级。而且巡抚主理一省的行政、钱粮与司法等重要事务,这也正是李准所感兴趣的,毕竟他内心深处有着文人自命清高、自傲的情结,对治理地方事务怀有抱负与憧憬。
然而,此巡抚之位亦非无偿可得,公开索贿 5 万两白银。在全国最大贪官奕亲王眼中,仅收李准 5 万两已是对他的高看,其他人即便开价 100 万两亦难以获得应允。对寻常官员而言,5 万两白银乃是难以企及的巨款,然而以李准的家境,并非难以承受。但李准却佯装不知,婉言谢绝了这一晋升良机。
因此,李准最终未能如愿成为山东巡抚,错失了仕途进阶的契机,其抉择背后的考量与缘由,遂成众人心中的谜团,引发了诸多揣测与遐想。
李准拒绝奕亲王山东巡抚之 “交易”,此举无疑触怒了亲王。在奕亲王看来,给予李准如此难得的晋升机会,且价码优惠,本是对他的赏识与抬举,李准却不领情,轻易婉拒了事。在亲王贪婪自负的心中,这无疑是公然的冒犯与对其权威的挑战。他视李准为不知天高地厚、不识好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