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勇微微躬身,不卑不亢地说道:“小人见过公子。”
“这是他的妻子刘杨氏,三十六岁,擅长厨艺女工。”刘五又指着旁边的妇人介绍。
刘杨氏也福了福身子,动作端庄有礼。
“这是他们的大儿子,十六岁。这两个是女儿,分别十四岁和十二岁。”刘五继续介绍道,“这一家人原本在丞相府做事,因为主人获罪被处死,家产籍没,这些奴仆也都发卖了。”
韩远仔细打量着这一家人。虽然衣衫褴褛,但看得出来都很干净。刘勇夫妇的举止也显示出他们确实是在大户人家待过的。
“价钱如何?”韩远问道。
“看在秦总管的面子上,一百石糜子。”刘五笑眯眯地说。
“这两百五十贯银子真能解决问题吗?”一旁的市吏突然开口,显然是想从中分一杯羹。
韩远摇摇头,他不是嫌贵,而是觉得这种讨价还价太过繁琐。况且,他也看出这家人的价值远不止这些。
刘五见状,立刻换上一副更加谄媚的表情:“今儿竟然有幸认识了翼国公府的公子,是我的荣幸。这样吧,这一家人就当是我送给小郎君的见面礼。”
“王掌柜的好意我心领了。”韩远淡淡一笑,“不过买卖就是买卖,该给的钱一分不能少。二百贯,你看如何?”
刘五眼中闪过一丝精光,随即连连点头:“好好好,就依小郎君的。”
立市券时需要五个保人,还要奴婢本人画押。韩远看着刘勇一家在文书上按下手印,心中不禁有些感慨。在这个时代,一个人的命运往往就在这么一纸文书间被决定。
等所有手续办完,这一家五口就正式成了韩远的私奴。看着站在自己身后的刘勇一家,韩远心中百感交集。在这个时代,奴隶制度根深蒂固,无论是战俘、罪犯,还是世代为奴的人,都难逃这个命运。
回到家中,韩远让刘勇一家先去洗漱换衣。看着他们换上干净的衣服,整个人都焕然一新,韩远心里也舒服了许多。
“以后你们就在这里生活。”韩远对他们说道,“该做什么,怎么做,我想你们都很清楚。”
“是,主人。”刘勇夫妇恭敬地应道。两个女儿也怯生生地站在父母身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