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四和商将军的死,断绝了朝廷获取证据的希望。所有能证明陈逸风谋反的证人,都被关在了望海。而随着陈逸风的九策书传遍各地,朝廷再难轻举妄动。
北境各地的告急文书如雪片般飞向京城,陈逸风的宣传不仅没有减弱,反而开始向山东、山西、河南蔓延。大街小巷都在议论这件事。
“听说了吗?朝廷暗杀陈逸风,还毒害人家妻儿?”
“洋人又来望海了,这是要打仗吗?”
“两千绿营军连二百护卫都打不过,养着有什么用?”
各种议论在民间沸腾,米价都涨疯了。商贩们趁机囤积居奇,市面上人心惶惶。
朝堂之上,大臣们面面相觑。他们不明白,一个小小的举子怎么能掀起如此大的风浪。
“陈逸风到底是如何做到的?他有多少印刷能力?他究竟有多少钱?”
陈逸风的传单攻势持续了十天,终于到了最后的收官阶段。
一份名为《启文报》的报纸,在北京城突然出现。这一天,寒风凛冽,天色未明,街角已经聚集了大量百姓。他们搓着冻得通红的手,呵着白气,挤在一起取暖。
“快看,又有新的传单!”人群中不知是谁喊了一声。
街角处,几个身着绸缎的八旗子弟正拿着报纸,神色兴奋地念着上面的内容。他们的声音不大不小,恰好能让周围的人听清。
“这报纸上写的都是什么啊?”一个身材瘦小的老汉挤到前面,仰着脖子问道。
“嘿,老丈且听我细说。”一个面容清秀的八旗子弟扫了眼报纸,眼中闪过一丝揶揄,“南城大运米铺搞劣质冒充,新米掺陈米,每斗米多赚银两钱”
“什么?”老汉一把抓住那人的袖子,“那不是我家常去的米铺吗?难怪这几个月买的米总觉得不对劲!”
另一个八旗子弟接过话茬:“这里还有更精彩的!营造部员外郎肖某某巧取豪夺京西柳树沟的水浇地,害得三口人断送性命”
“裕王府夜宴,一顿饭挥霍三千五百两银子”第三个人补充道,语气中带着几分讥讽。
周围的百姓顿时炸开了锅。这些内容都是他们身边的事,而且都是从未听说过的内幕。酒楼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