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奇伟将手中的报告递给王尚喜,道:“老先生先看看这个。”
王尚喜虽是疑惑,但还是起身双手接过杨奇伟递过来的文件。
他翻开文件,认真观看。
刚开始,王尚喜还有些疑惑,弄不清楚平底宽舷明轮蒸汽船是什么东西。
但随着继续看下去,他的脸色渐渐发生了变化。
《火轮舟赋并序》—— 兼论与帆舟之优劣。
火轮舟形制。
一、尺度规模
舟长六丈二尺五寸,广一丈五尺六寸,深六尺二寸,底平如砥,首尾微翘,舱分三重:前载客,中置火机,后储货与薪。
全舟铁箍束木,外覆桐油浸板,可容货五百石,载员百许人,较寻常千料帆舟倍之。
二、动力之要。
腹心置 “火轮机”,号 “五十匹马力”。
炉以熟铁为釜,纳薪炭焚之,气蒸则活塞往复,驱双轮拨水。轮径三丈,叶裹铁皮,旋转如飞,昼夜耗炭百石。
与传统帆舟相比。
一、动力之殊。
帆舟:“借风行舟,顺则如箭,逆则搁滩,无风则止,全凭天意。”
火轮舟:“火炽则轮动,无论风之顺逆、天之晴雨,皆可行舟。逆水行舟,犹能以轮力破之,较帆舟逆水需千夫拉纤者,省力十之七八。”
二、速率之异。
帆舟:顺风时速三里,逆风则退,日均行不过四十里。
火轮舟:“空载时辰可行十六里,载重则十二里,虽逆风逆水,亦得八里,较帆舟快逾三倍,且速率恒稳,无忽快忽慢之虞。”
三、载重之胜。
帆舟:“千料船载重百石,已压舱难行,遇浪则倾。”
火轮舟:“底平舱宽,铁机镇中,载重五百石仍稳如平地,且舱内分隔水密,一舱进水,余舱不浸,较帆舟安全性胜之。”
四、操控之便。
帆舟:“调帆需百人,转舵必俟风势,浅滩暗礁,动辄搁底。”
火轮舟:“轮轴可控进退,舵轮轻转即变向,辅以铅锤测深绳,浅滩提前知会,虽窄河曲道,亦可徐行,非帆舟笨拙可比。”
火轮舟五胜论。
一胜在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