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让他摸不着头脑的,是圣教的兵力。
各地急报对圣教兵力的描述五花八门,有的地方称圣教拥兵数千,有的地方又说只有数百骑兵。
如此一来,他根本无法准确估算圣教的真实兵力,更别提制定应对之策了。
就在他犹豫迟疑之际,张大山率领的四千士兵已逼近长安。
尚未等张大山兵临城下,长安城内便已乱作一团。
陕南数十座城池陷落的消息,早已不是什么秘密。
有人传言圣教发兵十万,陕西必守不住。
有人说圣教召唤了天兵天将,故而能一日连下数城。
更有人称圣教教主乃天上神仙,能呼风唤雨、招雷引电,直接轰开了各地关隘。
总之,各种说法甚嚣尘上,大半荒诞离奇、毫无逻辑。
但这重要吗?
并不重要。
因为各地失守是不争的事实,圣教在陕西南部、东部攻无不克也是实情,圣教数千大军即将兵临长安,更是板上钉钉。
最重要的是,长安城内仅有三千老弱残兵!
虽说长安乃西北重镇,城池比洛阳更为高大,但来者可是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圣教啊!
随着张大山步步紧逼,长安城内的大明官员们也产生了严重分歧。
有人认为,既受皇恩,自当以死报国,绝不能让长安落入敌手;
有人觉得,陕西的兵马都已调往河南,根本无力抵挡圣教大军,不如趁早逃走,呸,趁早战略转移;
还有人觉得,大明气数已尽,何必跟着一条道走到黑,圣教待遇优厚,不如投降,做个开国功臣。
三方各执一词,争论得不可开交。
而后,西安府同知李远成功说服长安守军将领,起兵诛杀了陕西巡抚张福臻,并向张大山递交了降书。
陕西未来的线路之争,最终在一片赞同声中,和谐地落下帷幕。
二月二十一日,晴空万里。
长安城下,寒风裹挟着沙尘,在空荡荡的城门前打着旋儿。
二十余位身着褪色补服的中层官员,局促地挤在斑驳的城门下。
他们窃窃私语,眼神中满是慌乱与不安,官帽上黯淡的珠饰随着身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