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果下午一看,鹅不见了。那会儿我还在读书,家里就靠你三伯母在幼儿园教书的那点工资糊口。两块钱啊,可不是小数目。”
诸明远说到这里,脸上露出几分无奈的笑意:“晚上在川大教书的唐伯伯来串门,听说了这事,给你三叔支了个招。他说"诸老三,你修电器的本事不错,开个修理铺子吧!"”
“你三叔从小就爱摆弄这些,上大学前在厂里当过几年维修工,手艺确实不错。转眼到了除夕,他就带着工具出摊了。就拿了张挂历纸,背面写着"修理无线电——又快又好"。”
“那会儿临近过年,街坊邻居都想趁过年把家里坏掉的电器弄好。修理工都回家过年了,所以生意特别好。七天下来,居然赚了三百块。”
说到这里,诸明远的眼睛亮了起来:“你们三伯母一个月工资才三十八块五,那可是一笔大财富啊!”
“后来我们哥几个就商量着要办个音响厂,连招牌都想好怎么写了,叫"远扬"。”
“为什么叫这个名字?”诸海棠好奇地问道。
诸明远笑着解释,“那时候觉得洋气。”
几个小辈恍然大悟,忍不住笑出声来:“这中西结合得不错啊!”
“那后来呢?”诸葛雨追问道,她对这段家族往事充满了好奇。
诸明华叹了口气:“那个年代政策不允许个人办厂,就没继续了。三年后环境好转,我们刚开始养殖鹌鹑。”
“难怪你们看小阳玩电路板那么感慨。”诸海棠恍然大悟,看向父亲的眼神多了几分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