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承载着西域对两国永结同好的祈愿,自西域至赤乌,一路护佑和谈顺遂。
若此刻贸然摘下,冲撞了两国祥瑞,致使和谈受阻,战火重燃,陷万千黎民于水火,想必娘娘们也不忍看到这一幕。”
实际上,姜冉戴面纱实属无奈。
想当年,她身为姜府嫡女,入堂求学,后又与姜国儒断绝父女关系,此事闹得满城风雨,不少人都见过她的容貌。
为避免身份暴露,她只能终日以面纱遮面。
然而,这面纱反倒让她愈发引人注目,今晚即便这位妃嫔不发难,日后也难免有人借面纱生事。
姜冉方才一番话,条理分明,既点明摘下面纱可能引发的严重后果,又巧妙地将难题抛回给那妃嫔。
她已清晰表明面纱的重要性,若那妃嫔仍执意相逼,无疑是将破坏两国和谈的罪名往自己身上揽,量她也没这个胆量。
殿角漏壶滴答,姜冉余光瞥见沧溟悄悄竖起拇指。
这细微动作让她想起从前学堂的武术课上,若她动作利落干脆,他也是这样无声地鼓励她。
如今他们虽各为其主,却都在为同一个和平的目标而努力。
想到此处,她的唇角不禁扬起极淡的笑意,隐在面纱后无人察觉。
那妃嫔听闻姜冉一番言辞恳切、暗藏机锋的话语,面上却并无半分退缩之意。
也不知道是揣着明白装糊涂,还是真未领会个中利害,旁人难以看透。
只见得她眼神骤冷,声音尖锐:“哼!你这区区西域使者,竟敢在本宫面前巧舌如簧!
一面纱而已,被你说得神乎其神,实则荒谬至极!
依本宫看,你分明是心怀鬼胎,不敢以真面目示人!
今日这宫宴,乃陛下为彰显两国交好特意举办,旨在宾主尽欢。
你却执意不摘面纱,是何居心?
难道是西域对此次和谈并无诚意,派你来敷衍了事?”
言罢,她挑衅十足地瞪向姜冉。
此话一出,有如巨石投湖激起千层浪。
一旁的妃嫔们,有的面露惊惶,下意识往后缩了缩身子。
有的则眼眸放光,满脸兴奋,等着看好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