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主任立刻挥手,接着就从包里拿出提前准备好的公章。
“我都带好了,就你这小滑头,到时候你在涨价,我上哪说理去?”
姚主任怕的是陆星河看到红头花需要的市场,临时再有变动。
殊不知,这市场需求都是他谋划出来的。
刘喜胜和李春华看着两人互相拉扯,就跟看天书一般。
一块六的新娘头花,一签就是一百个!
而成本差不多的红头花,还涨价了一两毛钱。
两人谈起来就这么简单?
要知道他去采购站,就是想申请点化肥种子,有时候连姚主任的面都见不到。
而让刘喜胜更在意的却是陆星河那顺口而出的姚哥。
这个称呼可不是一般人能叫的。
签订好协议,给了定金,姚主任拒绝了吃饭邀请。
说了一句:“在留在你们大队,我怕把裤衩子都留在这里。”
这才顺便拉走了这几天做好的红头花,匆忙离开。
只是在临走的时候,单独叫陆星河出去,将刘坤同志和几个女知青去采购站询问的消息告诉了他。
虽然这些情况陆星河都猜到了。
不过还是一个劲的感谢。
姚主任这个人前世的他就有印象,算是改革后第一批放弃稳定工作,愿意走出去的。
要知道,别看大城市早就开始改革。
但像他们这样的边缘边境地区,八十年代末期还有集体经济的影子。
所以在那天第一次见面之后,他就将姚主任的那张报纸关于对发展需求的内容。又开阔了一番。
这可让姚主任感觉自己看到了知己。
陆星河忙前跑后的将姚主任送上车。
顺便偷偷的给司机和会计塞了两包大前门。
这时候的司机和会计可是纯正的技术工种。
特别是司机,那都是抢破头皮才能干的,此时没有驾校,没有交管。
所有的司机都是内部培养。
那名额要是没有关系根本就得不到。
做头花本就是妇女主任的工作,刘喜胜说了几句好话之后,叫上王妮子去找民兵队了。
陆星河提前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