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正如他说的那样,毕竟陛下岁数大了,偶尔犯糊涂也是正常的,这没什么可奇怪的。
雄才大略如汉武帝,在晚年也曾一时糊涂,误杀自己的儿子,导致幼主继位差点断送江山。
相较之下,这也没什么大不了的,没必要把陛下想得太神秘兮兮。
想到这里,姚广孝索性不再纠结,而是爽朗一笑置之。
不过提到那个备受陛下器重的少年,他突然心头一动,随即看向正在悠然品茶的朱棣,意味深长地说道:“殿下,依贫僧之见,既然陛下如此看重那位被捡来的少年,不妨试着与其交好。
或许日后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呢?”
“日后……”
听到姚广孝的话,朱棣立刻明白了其中深意。
从最初见面,对方就说出送他白帽子这种大逆之言,到随他来到北平后,更是始终竭力劝他夺位,而每次都被他严厉拒绝。
然而要说朱棣从未动过非分之想,那也是不可能的。
若真如此,在听闻白帽子之语时,他就该立即回报父皇,而不是将人带到北平。
但凡有热血之人,必然会有争胜之心。
况且朱棣自认文韬武略都堪称诸王翘楚。
同样是先皇的儿子,为何不能坐那皇位?他少年从军,屡建战功不曾有损先皇威名;成年后镇守北方,统率强兵震慑敌寇,无论练兵还是理民,又哪点比人差了?
只是每想到朱标这个不可逾越的存在,朱棣难免心生绝望。
对这位兄长,他在朝政治理上确实自愧不如,而且朱标对他颇为照拂,真正做到了兄长如父的模样,他也极为敬重。
加上父皇对朱标的看重程度之深,完全未把其他人放入考虑范围内。
因此朱棣心中那丝热切也便消退大半,略带失落回道:“这事当真非要如此么?”
姚广孝坚定点头道:“确有必要!”
“既然这样”朱棣稍作思索后轻松摆手,“转眼就过年了,每年本王都需向宫中进贡,并准备众多弟弟侄儿的礼物。
届时给那位朱政公子也添些礼品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