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第(2/3)页
们劝道,“娶个媳妇花这么多钱,值不值啊?”
    王大柱叹了口气:“我也不想啊,可现在都这风气,谁家结婚不摆几十桌?我要是办得寒碜,儿子媳妇面子往哪搁?再说了,乡里乡亲的,平时大家都有来有往,这酒席不请全了,以后还怎么在村里混?”
    这种情况并非个例。
    不久前,村里的李家小子结婚,摆了五十桌;村东头的张老汉做寿,摆了三十桌;还有刘寡妇办父亲的丧事,硬是借钱摆了二十多桌……村里的红白喜事越办越大,排场越来越讲究,不少家庭因此陷入了经济困境。
    周国宏注意到了这个问题。
    “必须想办法改变这种风气,”
    周国宏在村委会议上说,“咱们村现在正处在发展的关键时期,需要集中资金发展生产。如果把钱都花在这些排场上,村里的经济怎么能发展起来?”
    老陈表示赞同:“确实该管管了。前段时间,小李家为了儿子结婚,借了一屁股债,现在都还不上,这日子怎么过?”
    但也有人持不同意见:“红白喜事都是大事,怎么能简办呢?再说了,这是人家的家事,村里管得着吗?”
    周国宏认真思考着这个问题。
    经过与村干部的反复讨论,周国宏决定采取一个循序渐进的方案:首先召开村民代表大会,讨论制定《红白喜事操办规范》;然后从村干部做起,带头执行新规范;最后通过宣传引导,逐步改变全村风气。
    村民代表大会在村委会的大院里召开。
    几十位村民代表围坐一圈,讨论着红白喜事的操办问题。
    “我觉得,咱们应该限制酒席的规模,”
    周国宏提议,“比如婚丧嫁娶,不管什么喜事,酒席不超过二十桌,菜品不超过十个。这样既能维持基本排场,又能控制开支。”
    “这标准太低了吧?”
    有人质疑,“现在哪家结婚不摆三四十桌?二十桌怎么请得完?”
    “那就分批请,”
    老支书刘根生说,“亲戚一批,朋友一批,乡邻一批,分开请也一样。”
    经过热烈讨论,大家终于就《红白喜事操办规范》达成了基本共识:
    婚丧嫁娶等红白喜事,酒席规模不超过二十桌;
  
第(2/3)页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都在看:我,诡异世界的治愈系医生!长生:我真的只想睡觉一天一造化,苟在仙武成道祖相府嫡女含恨惨死,重生后大杀四方神道帝尊修行宝典囚养玫瑰不跪舔后,白月光追悔莫及背景板也能支楞起来吞天帝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