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长安,亦是流传出了生子当如陈宴之言。
“哈哈哈哈!”
宇文沪开怀大笑,心中一阵暗爽。
身为伯乐,自己一手培养的小子争气,说不得意高兴,肯定是假的。
却很快控制住心绪,按了按手,话锋一转,又继续道:“但本王此番请诸位前来,并非是为了这些恭维”
“而是要议一议,如何以陈宴为契机,扭转我大周文弱的局势!”
早已通过气的宇文横,接过话茬,开口道:“自前燕与萧梁南北对立始,南人武力稍逊,却在文脉上终压我北地一筹”
“诸位皆是大才,可有何妙策?”
显而易见,陈宴在诗会上的表现,让宇文氏兄弟二人,看到了机会
一个能打破文脉被压制,千载难逢的机会!
绝不能轻易错失。
所以,特意召来了心腹重臣,集思广益,要探讨出一良方!
“王知许被称为江左第一风流,那谢昂则是被誉为奇才”
韦见深颔首,亦是意识到了其中的重要性,斟酌思虑过后,目光如炬,沉声道:“而陈宴能败此二人,实力更是毋庸置疑”
“咱们可以为之造势,将其塑造为我大周诗仙、读书种子、文脉传承!”
琅琊王氏欲以韦鹤卿为垫脚石,他大周也可如此为之。
踏着王谢二人,以及其背后的家族,作为大周诗仙陈宴的背书。
形成虹吸的明星效应,吸引天下的读书人,前来投奔
“韦大人所言极是!”
裴洵猛地一拍手,深表赞同,又提出了更详细的对策,道:“在这个基础上,可将陈宴以一敌二,以诗才大败王谢,又以力破九锁玉连环的风流轶事,加以改编,纂成画本与戏曲”
“连带着那几首传世之作一起,推广传遍南北!”
裴洵深谙,自古以来,戏剧性的故事,更容易为百姓所津津乐道。
再加上传世之作,与大周朝廷的暗中推波助澜,诗仙陈宴之名和轶事,有极大概率如雨后春笋般,传遍大江南北
商挺眼前一亮,轻敲椅子扶手,笑道:“我大周有诗仙,可为一面旗帜,更能激励国内这些读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