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不能只关注九州大势力和妖魔,同样不能忽视他们的存在。”
朱由校看到左千户、雨化田和曹正淳已开始部署此事,便在这一次朝会上警告大明文武百官。
不能小觑神道势力的存在,说不定关键时刻,直接给九州人族致命一击。
这就要出笑话了。
大秦和大周都在调查,都在重视,大明没有理由不重视啊 ……
第一份情报信息便是他亲自提供的,要是大明的臣子都不重视,说明这些臣子的格局有些小。
大明需要换一批有大局观念和全局观念的臣子上台执政。
诸葛卧龙直接站出来表态。
“陛下,臣等已经推演过了,必须在北方有着一支强大的帝国王牌部队驻守。”
“即便与妖魔战争进入何等惨烈程度,也不能调动这支部队。”
“帝国还要扩大军队,组建九支,规模千万,级别在武王境这个层次的大军。”
“备豫不虞,有备无患。”
其他臣子纷纷附和,他们已经察觉到,这是天子对他们的考验。
天子故意不说,故意不做,并非没有在做,而是在观看那些臣子有这份眼光和预见性的能力。
这是作为大明提拔官吏的重要考核之一。
百年前,朱由校便提出了底线思维,任何事情都要做好最坏打算,不要骄傲自满,戒骄戒躁。
现在是大明帝国检验他们的能力的时候到了。
于谦、刘伯温、王阳明等人都心知肚明,这种事情是迟早的。
他们早已看出了天子的意图,不过看破不说破,他们同样支持天子的做法。
帝国的臣子,不可能要庸臣,而是精益求精,选拔的都必须是帝国最优秀的那一批。
大明帝国重视人才,但不等于选拔一群是人才而不具备大局观的人成为帝国决策层。
朱由校看到这些臣子的表现,心里一阵感慨,这些臣子如今都成长了,已经学会了各类思维。
知道一个帝国需要如何部署,如何处理如何规划如何预测。
这是好事情,唯有如此,他才能轻松地生活。
不可能事事关心,他还要这些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