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叹息一声,自己对历史改变如此多,却也依然未变。
“主公,袁军撤离,留下公孙瓒逃走,现在该怎么办?”
张飞满脸焦急之色,他太想南下决战了,不过从现在局势看来,袁绍显然不想。
“那能如何,自然是要追的,如今袁绍撤军,不正是我们接收幽州果实之时吗?”
赵云目光锐利,望向南方,军营校场当中,他银甲长枪闪闪发光。
“主公不可,如今袁绍看似撤军,留下公孙瓒,这是想要诱使我们先行出击,和幽州消耗,其再坐收渔翁之利;如今辽东等得起,袁绍却等不及,不如再等等,等到袁军再次北伐,我等再以援助之名义反攻?”
刚从幽州回来的简雍上前劝告道。
如今他也通晓一些军略,自是明白袁军设定的两难之计。
一时间,管宁等人皆是恍然,也是劝告:
“主公,如今进攻确实不妥,然则袁绍退兵,我等进攻,那就是失去了先机,我等不进攻,那就是给袁绍养精蓄锐的机会,河北谋士,果然狡猾啊!”
“哼!我辽东岂能如此简单被蒙蔽,袁绍此计谋拙劣,我们自是不会上当了。”
一时间,众人劝说,劝说之人,都是本土选用的人才。
他们虽然也是一心为公,但其本身对段尘南下是恐慌的。
不是因为害怕战争,而是害怕随着段尘离开辽东,他就不会回来的。
不仅仅是世家豪族,辽东的工人,自耕农,甚至少数族裔,都对段尘南下并不感冒。
在他们心中,段尘是辽东的段尘,为何非要征战?这是一个很本质的问题。
辽东人边缘化习惯了,如今好不容易有一个英才将他们整合到一起,现在这个人即将南下,甚至很可能迁都南方,从此离开辽东,再次边缘化他们。
这是源自于本能的反抗。
也是段尘必须要考虑和安抚的问题。
还是那句话。
段尘不能离开辽东了。
千万人口级别的辽东,自成体系,甚至形成了以段尘为核心的严密组织。
一旦段尘离开,短时间看不出,但长时间内部必然分裂。
这种不稳定性甚至影射到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