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札最后夹着张黑白照片,穿和服的日本军官怀中搂着戴翡翠耳珰的女子,背景里模糊可见\"栖梧书苑\"的招牌。陈砚之猛然想起修复室里那尊影青瓷观音——底座裂痕处的金缮痕迹,与照片中女子耳畔的流苏如出一辙。
第四章 夜半琴音
第七个无月夜,挂坠里的翡翠突然发烫。陈砚之追着琴音来到废弃的栖梧书苑,见若曦正在残破的戏台上抚琴。月光透过漏窗洒在她肩头,戏服上的金线在暗处流转如活物。
\"那年我吞金未死,被戏班班主所救。\"若曦的指尖在焦尾琴上泛起幽蓝微光,琴弦震颤间,陈砚之看见幻象:日军军靴踏碎青石板,刺刀挑开绣庄大门,父亲被逼至墙角写下\"大东亚共荣\"的匾额。
琴音陡然转急,书苑梁柱间渗出鲜血,在月光下凝结成字:\"血债需血偿\"。陈砚之惊觉手中多了一柄青铜短剑,剑身铭文与照片里日军军官的佩刀纹路完全吻合。
第五章 双生因果
当夜暴雨如注,陈砚之握剑冲进雨幕。青石板路上浮现出血色脚印,引他来到护城河畔。对岸戏台亮起幽幽灯火,若曦正在台上唱《牡丹亭》的《冥判》:\"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
日军军官的佩刀突然钉入戏台,军官的鬼影从刀光中走出,狞笑着扯开和服:\"当年你父亲用赝品替换家传宝刀,这笔账该清了!\"刀锋所指处,陈砚之胸前的翡翠挂坠迸发青光,若曦的身影在强光中逐渐透明。
\"快斩断因果线!\"若曦的嘶喊混着瓷器碎裂声传来。陈砚之挥剑斩向虚空,军官鬼影发出惨叫,化作万千青瓷碎片。暴雨中传来父亲临终的叹息:\"四娘,不怨你\"
第六章 青瓷重圆
晨曦初现时,陈砚之在修复室醒来。案头那尊影青瓷观音已完好如初,底座金缮纹路组成\"谢\"字。翡翠挂坠里传出若曦最后的声音:\"父亲用二十年阳寿换我残魂不散,如今恩怨已了。\"
他翻开最新修复的《栖梧地方志》,在\"民俗篇\"发现新增段落:1945年日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