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退休老太太呢?
不用说,读者也能体会到。
胡为民赞赏道:“很辛辣的讽刺,其中还有对脑体倒挂现象的反思。”
“缺点呢?胡老师,我想听听缺点。”查剑英还是有自知之明的,不会因为两句夸奖便忘乎所以。
“缺点也有,就是对批判现象描写的浅尝辄止。”胡为民点评后,又提议道:“我觉得这篇小说完全可以往长了些,如果只是短篇的话,冲突并不明显,给人一种隔靴搔痒的感觉。”
“胡老师,您这说的哪里是缺点啊。”
查剑英乐得合不拢嘴。
“你也不要太得意,你只有写短篇的经验,往长了写,你的笔力是否足够,能否把控核心主题不跑偏,人物刻画会不会因为篇幅原因变得呆板?”胡为民板着脸道。
笑容渐渐从查剑英脸上消失,她意识到,胡为民说的,正是她所欠缺的。
“胡老师,你这么说我又没信心了。”
胡为民道:“不要怕失败,你还年轻,有失败的本钱。”
两人面色古怪,要论年纪,他们两个的年纪可都比胡为民大。
不过,想到胡为民的成就,他们忍了。
以文坛成就论,说他们是小辈也没毛病。
胡为民指点一番后,两人觉得今天算是圆满了。
离开之前,陈建公问:“胡老师,过几天就到三月份了,您有没有作品发表?”
他已经习惯每个月胡为民都有作品发表,因此特想知道下个月能不能看到胡老师的新作。
“还真有,下个月开始《故事会》上会连载我的小说《甜蜜蜜》,还有我的新作《孩子王》会在《燕京文艺》上发表。”胡为民道。
查剑英惊呼道:“《孩子王》您还真有新作发表啊!”
“基本操作。”胡为民摆摆手。
“不行,我要快点告诉同学们这个好消息。”
查剑英咋呼道。
“胡老师,我们就先走了,您的新作我们肯定会支持的。”
陈建公也迫不及待的走了,他不是去传播这个消息,有查剑英就够了。他是要去邮局订购下一期的《燕京文艺》,免得发行的时候买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