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授开府仪同三司。”
“臣,长孙无忌,叩谢皇恩!”
长孙无忌稽首而拜,终于是将压在心头的这块石头给去了下去,诚然宰相很香,但以长孙无忌的权势,不需要右仆射一职也能过的很好,可要是多了这个右仆射,那就不见得了。
太过了,没什么好处,火上浇油的下场可并不美好,尤其是,他还是被浇油的那一个,更是不好了。
当然,这开府仪同三司也很荣宠,但,好歹是个散官,无权无势的,也不会引起更多人的在意和嫉恨。
为官之道,当在一松一弛,顺势而为。
逆流而下,有时候也不见得是件坏事儿。
“朕欲设尚书六部侍郎,做为六部尚书的副贰,同时设置左右司郎中各一人。诸位以为如何?”
待到处理完长孙无忌的小事儿,李世民再次开口道。
此一目的,便是为了防止权臣专断。
隋末战乱导致官僚体系混乱,如今急需整顿官制以恢复国家治理能力。六部(吏、户、礼、兵、刑、工)作为尚书省下属核心机构,其本身权力相当之大,只有如此形成互相监督才能更好的确保政令推行。
李承乾闭着眼就知道下一步是什么。
没有出乎他的预料,只见刚刚回班的长孙无忌又大大方方地走了出来,李承乾一乐。
“陛下圣明!昔周公制《周礼》六官,仅定职分而未察权弊;汉武置尚书台,权重而失制衡。今陛下厘定六部侍郎,分权尚书,实兼周、汉之长而避其短——此非但合天道阴阳相济之理,更见圣心烛照万世之智!”
“臣观侍郎之设,犹北斗辅弼紫微:尚书主其纲,侍郎理其目,上下相维而无专擅之虞。昔光武收三公权归台阁,犹不免外戚宦官之祸;陛下今日分权六部,使贤者展才、庸者敛迹,此诚帝王术之至臻也!”
很好,很符合长孙无忌的人设。
不光是李承乾笑了,李世民也一样。
当然,诸多大臣也是如此,没人会反对的,因为这人是李世民。
唯一乐意跟李世民唱反调的魏征都觉得这个举措很棒,还能有谁反对?
五姓七望?别闹了,现在的五姓七望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