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本人倒是极有骨气,战至最后时,喀拉汗军队要他投降,他大喊道:“中国只有战死的将军,没有投降的孬种”
说完抽出腰间的雁翎刀,带领亲兵冲入敌丛,格杀十数人,力战而死,这把刀还是徐灏亲自赠给他的。
这场小小的战役,虽然取胜,但是也打得喀拉汗和波斯人心惊肉跳。
郑二是彰武军中,第一个阵亡的高级军官。
败报雪片一样飞到延州。
这八百骑兵,几乎都是延州周边百姓的子弟,噩耗传回,延州城内外家家戴孝,哭声震天。
五月十七日,就在败报传回延州的第二天,纺织商人首先赴节度使衙门请愿,要求西征,夺回疏勒,稳定丝路。
紧接着,各行各业的大商人,和工坊主的请愿信也送入了府衙。
这些人不光嘴上说,还自发的募集军费粮草,短短十天,募集了十万贯钱,一万石粮食,要求徐灏出兵,坚决要求“保护自由贸易”
嘴上说得再好听,但是说到底,就是丝路的断绝,严重影响到了这些新兴的商业资本的利益,敢断他们财路,不跟你拼命才怪。
第五天,百姓和阵亡官兵的军属们,推出代表,上街请愿,要求节度使出兵,给延州子弟们报仇。
一时间西北大地上群情激奋,年轻人排着队报名,要求参军,为战友报仇。
五月二十日,节度使衙门正式发布公文,拜行军司马孟浮生为征西将军,高怀德、潘美副之,领汉军两万,并召集党项、回鹘、吐蕃、归义军各部,出兵两万,一共四万大军,启程西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