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炮声,惨叫连成一片,十几个试图从通道冲出来的敌人,被打得尸横遍野。
各条通道上,尸体层层叠叠,堆起足有半人高,后来冲进来的人,只能扒着尸体往里冲。
再往远看,只见苍茫的大地上,人马尸体交相狼藉,铺满大地,从阵地前一直铺出去两里地,尸体各种姿势皆有,已经被冻硬。
之所以说都是尸体,因为在这样寒冷的天气下,人只要受伤倒地,用不了片刻,就会冻死。
今天是呼罗珊军进攻的第二天,第一天敌人共发起五次进攻。
在大炮的帮助下,刘明德守得还算轻松,他不光硬守,还不停的发起反击,依着彰武军步兵超强的战斗力,杀得呼罗珊军队惊慌逃窜。
最远的一次,追杀出去一里,把当时正在近距离观察阵地的阿尔普特勤,吓得拔马便逃。
不光没看到“敌人主将的人头”,差点连自己的人头都送过去了。
核心阵地上,大纛高高飘扬,刀上的七色流苏,随着风飘舞来去,翻卷之间,“啪啪”有声。
彰武军的防线到现在为止,异常稳固,按照平日训练要求,整个五道防线的兵力前轻后重,在十五门远程重炮和二十八门步兵炮的保护下,毫无破绽。
就算第一道防线被攻克,也会立即组织兵力,反击夺回来。
在这个时代里,想攻克这样的防线,要么动用强大的火炮,要么就只能用人命来填。
呼罗珊军上午的两次进攻被击退后,奇怪的没有再一次进攻。
直到午后,敌人终于有了新的动向,一队骆驼车队驶至相隔半里左右,一大群人开始从车上卸下物资。
这个时代没有望远镜,刘明德站在中军的台子上,极目望去,开始时不知道他们在做什么,渐渐的,面色越发严肃。
只见工匠们如同蜜蜂一般忙碌,几十个木架子渐渐成型,敌人居然在组装投石机。
北周至隋唐时期,中国的“单梢炮”“七梢炮”通过粟特商人和突厥部落传入中亚。
萨曼工匠将中国抛石机的固定底座改为可拆卸结构,使其能在沙漠中快速组装。
这次组装起来的,就是用于野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