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知道,这可不是小事,一旦处理不好,一定会引来一系列的连锁反应。
而且这个后果将会是非常严重。
一直以来,士大夫们都不必交税,本来他们的俸禄就不高,如果贸然对他们征收税收,一定会带来不可估量的后果。
“朝局动荡?谁敢动荡!”崇祯的眸子里闪过一丝犀利的神情。
“陛下,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如今大明这么多官员,而且他们这么多年已经适应了不纳税的生活,贸然让他们纳税,一定会引起官员们的集体反对。”
李标迟疑了一下,最终还是脱口而出。
其实,李标自己也不想纳税,他也是官员,那点微薄的俸禄,如果再纳税,还能剩下多少?
别说是发财了,甚至是糊口都难。
“这个你就不用管了,朕对官员和士大夫们收的税很少,现在都是30税1,朕给士大夫和达官贵人们点时间。”
崇祯淡淡地一笑,撇了撇嘴。
李标听完,本来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
还好,这个税收不算高,30税1,对于那些官员们来说,九牛一毛而已。
不会对他们的生活造成多大的影响。
“江南的很多商人很活跃,朕坚信,要不了多久,整个大明帝国的经济就会被盘活。
到了那时之后,大明的税收会更高,只有商人才是最有钱的。
那些官员,除了贪腐之外,他们其实也并没有多少钱。”
崇祯看着面前捏呆呆发愣的李标,感慨不已。
此时,崇祯准备好好地整治大明的经济,争取几年内,让大明帝国焕然一新。
只有如此,才能让大明帝国起死回生,步入正轨。
此时的大明帝国,表面上看去,毫无生气,千疮百孔,内忧外患,确实是非常困难。
不过,崇祯坚信,这些都是暂时的,面包会有的,牛奶也会有的。
建奴等一定会有被击败的一天。
如今,朝廷内部的流寇嚣张的气焰已经暂时被遏制住了,正是开始大力发展经济的大好时机。
“陛下英明,下次朝堂,微臣一定力主对商人和官员们征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