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后街秦家老两口心眼儿好,掐着日子亲自过来把楚秀珠给接走了,临着离开娘家的时候,楚秀珠心里一片冰凉。
眼见楚秀珠有了地方休养,十月还惦记着去县城找份活计干一干,赶着便吆喝她哥去县衙将一套院子过给了她哥。
兄妹俩说好了,到时候尽量让二人的铺子挨着,这样做生意的时候还能相互照应。
只是,到底用来干什么,秦许之也没个主意。
再说该办的也办了,楚秀珠也被接去了秦家,十月便收拾收拾要往镇上找活计赚钱去了。
临走之前,给楚秀珠又塞了五两银子,免得她手里没钱,在人家不方便。
再说楚秀珠到了秦家以后,带着王见娣娘俩个住在厢房,日日跟着忙里忙外的,有什么活干什么活,心里十分惶恐。
毕竟娘家都嫌弃她寡妇的身份,何况外人了,说到底不过是看在三嫂和三哥的面子上罢了!
可是秦家人知道她身子还未养好,哪里敢叫她干活,家里的活干点儿也就算了,地里的活是一点不许她动的。
楚秀珠如坐针毡养了半个月,自觉脑子终于不晕也不疼了,便和楚家人商量要也要出去打工,只是孩子不方便带着,想每个月给秦家点儿钱,让孩子在这儿住着。
她能振作起来,出去谋生,秦家人自然也赞同,只是还是觉得她养的日子有点儿少,便劝她再养上半个月再说。
结果这边儿日子过得有商有量的,那边楚家婆子却还没忘记惦记好事。
这一天傍晚,秦家一大家子上山忙了一天,回来将将坐齐整了准备吃晚饭。
最近晚饭都是楚秀珠带着王见娣做的。
知道大家上山忙,仗着兜里还有几两银子,楚秀珠也顾不得俭省,白天特意去买了点儿肉和两条鱼来家里,给一家子做了吃。
结果这还没动筷子呢,楚婆子溜溜的就过来了。
进了屋捂着老腰次牙咧嘴的往炕沿边一压,见人家伙食不错,便调笑道:“呦,真舍得吃啊!一个晚饭,还又是肉又是鱼的,这得多少钱?”
王氏抿了抿唇,淡淡的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