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见着日子已经进了九月,楚婆子心心念念想赶在秋收之前把这桩喜事办了,到时候就又有二十两的进项,殊不知,她闺女可没打算让她如愿。
和媒婆把楚秀珠意思说了,很快“如意坊”的这个男人就来了。
男人姓陈,陈昌远,三十二岁,模样倒是不差,就是人长得确实比较高大又壮实。
若非穿着一身锦缎长衫,面皮又没那么黑,都要误以为是个种地的庄稼汉了。
即便亲事未定,不过是过来见个面,可是也没空手,还给楚家人带了些点心果子,和几块布料做见面礼。
尤其给楚秀珠带了好几块花色和样式都十分好看的绸子和缎子。
见面自然是在楚家见的,趁着楚家人都在看那堆礼物,楚秀珠便将这人喊到了外头院子里,悄悄的与他商议起来。
其实楚秀珠的心病,就一个,就是王见娣这孩子,楚秀珠想带着。至少在那孩子有一个可靠的归宿前她想带着,问人家陈昌远能不能接受。
再说这汉子人长得糙,心里却通透的很,自觉一个小丫头,又不需要娶媳妇,能花多少钱!
何况楚秀珠嫁了这好几年也没生养他自然知道,就寻思着万一楚秀珠日后也不生养,好歹人家跟前得有个可心的孩子承欢膝下,心里才踏实。
更何况女儿家心都软,只要自家人肯对这孩子好,天长日久的,她也没有不和家里亲的道理,于是便一口应了。
言说只要王家不来抢孩子,他们家愿意给养着,只当是楚秀珠带来的女儿也就是了,只要楚秀珠对他的孩子也能一视同仁,他就没啥挑的。
楚秀珠一听这人连这个要求都应了,心里当真对这人感激不已,这门亲事就算是有了眉目。
本来打算着再等半年,再办喜事,可是知道楚秀珠如今竟然是住在别人家里,竟不是住娘家,陈昌远深觉十分不妥。
横竖亲事也算说定了,便干脆叫楚秀珠带着孩子去他们家住去,横竖家里有地方。
这样她有个落脚地,铺子里还有人帮着忙活忙活,两下里都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