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可爱模样,惹得秦沥狠狠对着她的脸颊亲了一口。
如此粗鲁的动作,把一旁的顾氏看得直皱眉。
“你轻点!囡囡还小。”
顾氏说着,就要上前把女儿抱回来,哪知秦沥不但不肯,还把女儿抱到宋应知跟前。
“我女儿!可爱吧!哈哈!”
一旦有了娃,做父母的都会忍不住炫耀,秦沥也不例外。
宋应知无视他眼中的炫耀,转身先对顾氏行了一礼。
“见过嫂嫂。”
顾氏微笑着回礼:“小叔客气了,我爹和梁爷爷一听你来了,就让妾身赶紧带人回来做年夜饭。”
“这下好了,你来了,你师兄也不用日日对着我说家里冷清了。”
说着,她又叮嘱了一番秦沥看好女儿,自己就去厨房忙活去了。
顾氏走后,秦沥的脸色立马阴沉下来。
因着宋应知的到来,他本该是高兴的,可只要一想到这人是为考明算科而来,他就笑不起来。
好在晚上一起吃团圆饭时,二人再次对酒当歌。
毕竟在曾经的岁月里,他与宋应知惺惺相惜,他教他作诗,他教他算学,二人羁绊深厚。
春节过完,秦沥开始上值,这是他在翰林院任职的第三年,再过不久,就会被皇上提拔到六部之中任职。
所以,自上值那日起,秦沥就忙得脚不沾地,早出晚归。
因着这院子也小,且家中只有顾氏一人,宋应知再留下属实不妥,便在某日找了借口搬去客栈。
若是以前,每次科举考试前夕,他都会废寝忘食的看书。
但因为他来参加的是明算科,这一看就会的题,属实没什么好看的。
于是,搬到客栈后的宋应知,每日不是坐在堂中听着各地赶来的学子讨论,就是在京城内闲逛。
这一逛,还真给他发现了新鲜事。
宋应知发现京城布庄里的布,不少都是来自陶金的染庄,且价格远比染庄的贵上三倍,属布庄内的高端系列!
宋应知挑了挑眉,难怪这几年,各地走商络绎不绝的来他们染庄订货。
随着染庄的规模越来越大,走商定的货也相应增多,更有不少外地的走商千里迢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