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俩!快带我去看看!”
二人连声道“是!”便快速领着韩大人往长城去,一路上,宋应知不停的向韩大人解释这堵墙的构造。
此次糯米墙的建造地点在长城内墙之下,高度不足两米,宽度一米五,墙体内部嵌有密密麻麻的铁条,横竖交错,形成一张密密麻麻且立体的长方体网格。
浇筑时,宋应知还往模具内加入不少稻草和碎石,减少糯米灰浆的用量时,还增加了墙体的坚固性和柔韧性。
韩大人身为工部左侍郎,自然是能听懂这些奥义,越想他就越觉得此法子可行。
等三人到了现场,韩大人迫不及待就往糯米墙扑去,在检查完其强度、硬度以及韧性等后,他这才高兴的回头看向二人:
“这法子不错,不过铁条的硬度和韧性不够,回头我让工部运些钢条来。”
韩大人抹了一把稻草,无比嫌弃道:“稻草的韧劲也不够,但这事你二人不用再操心,本官会让部下的人来研究一下何种材料合适。”
宋苏二人一听,脸上顿时一喜!
趁着这个机会,宋应知立即上前躬身建议:“大人,小人还有一个建议,在建造城墙的过程中,由于糯米灰浆的凝固时间比较慢,因此在制定模具时,需一次性搭建好建筑模具,工匠们需借助竹子来搭建起一条空中作业的支架!”
说完,宋应知把自己早已画好的脚手架草图递给韩大人。
原本脚手架采用钢管材质最好,但城墙的高度并不及现代的高楼大厦,所以用竹子搭建稳定性也足够。
通过图纸,韩大人能一目了然的看清防御卫所的模具与竹制的脚手架是何模样。
越看,他眼睛越睁得老大,脸上的笑容越加疯狂!
等完全看完整张草图,韩大人忍不住抚掌大笑:
“妙啊!这法子真是巧妙绝伦!一次性浇筑好卫所,即便凝固时间缓慢,但也不影响下一个卫所的工期。”
他看向宋应知与苏澜之,眼中满是赞赏:
“你们二人小小年纪,竟有如此巧思,难得!难得!哈哈哈……”
面对上司的夸奖,二人张弛有度,不卑不亢躬身回:“谢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