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寂多时的燕王府因燕王萧云川的归来而焕发生机。
他出使玉陵近半年,风尘仆仆归京,府中上下喜气洋洋。沈侧妃、谢侧妃与几位庶妃闻讯,纷纷精心妆扮,褪去往日的沉闷,齐聚沈太嫔的碧山居,个个眼波流转,暗藏期盼,希冀今晚能得王爷青睐,邀他宿于己院。
萧云川向沈太嫔行礼问安后,目光在众女眷间缓缓扫过,未见青谣的身影,眉头微蹙,沉声问道:“王妃何在?”
沈太嫔闻言,脸色骤变,眼中怒火熊熊。她咬牙切齿,将青谣近几个月的“劣行”一一数落,末了愤然道:“这姜氏忤逆无礼,投靠太后,与外人勾结,陷害咱们燕王府!若非她作祟,我怎会蒙受降位之辱?老来受此羞辱,若非顾念你们,我真恨不得一头撞死,免得遭人嗤笑!”
瑶光公主在一旁附和,语气尖刻:“哥哥,姜氏仗着太后撑腰,早已不将咱们燕王府放在眼中。母亲因她气病数月,她明知母亲病重,却不归府探视,连一句问候也无,怕是连你都不屑一顾了!”
萧云川听罢,脸色微沉,却未置一词。他深知母亲与瑶光的脾性,也知她们对青谣的态度。在未查清真相前,他不愿妄下断言。
当晚,他未前往任何侧妃或庶妃的院落,而是命人将她们逐一传至书房。出人意料的是,第一个被召见的并非沈侧妃或谢侧妃,而是顶替梅庶妃之位的玉兰。
玉兰闻讯,惊喜交加,仿若置身云端。
她忙不迭地梳妆打扮,对镜细细端详,确认自己容光焕发、仪态万方后,才莲步轻移,随婆子前往书房。
书房内,萧云川身着一袭石青色绣云鹤的宽袍,慵懒地倚在案后,目光深邃地凝视着案上的两幅画卷。
这两幅画皆出自青谣之手,一幅绘其母萧氏,一幅绘前世的他,皆以写实手法勾勒,笔触细腻,人物栩栩如生,唯将装束改作古风,增添了几分雅致。
睹画思人,萧云川心头泛起一丝暖意。
他忆起那些静谧的午后,与青谣共处她的书斋。她手持画笔,神情淡然若水,挥毫间自有一股清幽之气从不谄媚逢迎,亦无其他女子的聒噪莺啼,令人生厌。与她相伴,总能让他的心绪沉静,仿佛灵魂找到了归处,身心皆得舒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