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梁王朝的东南角,有一座名为清源的小县城。这里山清水秀,却也偏僻闭塞,远离王朝的繁华中心。县城的东街有一户破旧的宅院,门楣上挂着一块斑驳的木匾,上面依稀可辨“张府”二字。然而,如今的张府早已没有了往日的辉煌,院子里杂草丛生,墙角的砖石也因年久失修而变得松动。
张希安站在院子里,望着那块破旧的木匾,眼神中透着一丝无奈。他的父亲张志远坐在屋檐下的藤椅上,手里拿着一把破扇,不停地扇着,却也驱不走身上的疲惫。张志远曾是张府的长子,祖上也曾是清源县的名门望族,然而到了他这一代,家道中落,祖产被族人瓜分,只剩下了这间破宅子。家里的米缸都快见底了。
“希安,你今年也十九岁了,不能再这样无所事事下去。”张志远叹了口气,将扇子放在一旁,抬起头望着儿子,“我托了祖上的关系,给你在县衙谋了个捕快的差事。虽然俸禄微薄,但好歹能养家糊口。”
张希安点了点头,眼神中闪过一丝坚定。他知道父亲为了这个差事不知跑了多少趟县城,求了多少人情。虽然张府落魄了,但他从小就被父亲教导要有骨气,不偷不抢。他也想金榜题名,考进京城,奈何自己虽然识字通文,但确实不是读书那块料,连考童生都费劲。想进军队,谋个校尉当当,但是对方狮子大开口,上来就要二百两,要知道就是张家风光的时候,二百两也是一笔数目,更不提现在。
于是张志远又去找县丞王飞,前前后后送了八十两银子,总算敲定了一个捕快的位置。就是这八十两银子,直接掏空了张家最后一丝家底。
“爹,您放心,我一定会好好干,不给您丢脸。”张希安说完。转身走进屋内。开始收拾一些衣物。其实也没什么可收拾的,家徒四壁,能收拾的也就是一身换洗衣服,外加一双破旧的靴子。“儿啊,你这一去没个十天半个月怕是回不来家,娘给你多烙几张饼子,你跟你爹路上吃。”张母早已知道儿子要去清源县衙的事,眼瞅着儿子十九岁了,也算有了个正经事儿做,虽说捕快不入流,但对于平头老百姓而言,那也是官!终究也算是保全了张家最后一丝体面。
张母小门小户出生,却也生得很是不错,一手刺绣活在附近也有名气。张志远因为是秀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