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后,战事起。
战事起于北境,不是大雍一直提防的南疆,而是北朝。
拓跋洪御驾亲征,北朝大军汹涌而来,势如破竹,锐不可当。
北朝疆域辽阔,实力雄厚,在四大国中最为强劲。
大雍对上西昭,有十成胜算,对上南疆,有六成,但对上北朝,一成也无。
短短七日,北朝便攻下了一座城池。
战报传回京都,满朝皆惊。
他们防南疆,甚至防西昭,但从未防过北朝。
其一,北朝地大物博,足以自给自足,再加上距离其他三大国较远,所以近二十年来鲜有往来。
其二,慧明帝曾经有恩于北朝大汗拓跋洪夫妇。
当年北朝内乱,拓跋洪夫妇被追杀逃至大雍,是慧明帝派人解决了那些追杀者,将他们安全送回北朝。
所以,大雍对北朝一直未加防范。
加之,与大雍北面接壤的是几个小国,大雍从未将他们放在眼里,这也致使北面边境防守松懈。
朝廷紧急应对,八百里加急送往各地驻军处,命其抽调兵马前去支援。
京中各大营也调集了兵马,由魏云昭为将,日夜兼程,奔往北境。
慧明帝依照弘善法师之前所言,将本该斩首的将军府的曹彪兄弟二人解除了监禁,也派去了战场。
在战报抵京之前,北境附近的州县已派兵前去应援,奈何兵力悬殊,丝毫未拖住北朝前进的步伐,在各地大军到来之前,很快又丢一城。
大雍派去北境的兵力集结在一处,约有二十万左右,而北朝大军却有五十万。
大战进行了三个月时,大雍损失兵力已近半,丢失城池四座,主将魏云昭重伤,曹彪兄弟二人皆战亡。
朝中议和的呼声越来越高。
大战开始时便知道几乎无胜算,但若是打都不打就议和,难免被其他国家看不起。如今损兵折将,丢城失地,实在不宜再打下去。
慧明帝心里不甘,议和免不了割地赔款,他不想自己在位时在史书上留下耻辱的一笔。
南疆这些年一直是大雍的重点防范对象,尤其是近两年弘善法师的预言出来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