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封与阿史那结社率的往来信件,然对方断然否定,因信上无有印鉴,暂且存疑。
纥干承基供述曾有暗杀计划,目标涉及魏王及东宫詹事府的属官。
多名宫人供称太子每月初七均举行突厥式军事会议”
一桩桩一件件从孙伏伽的口中道出,群臣尽皆哗然,看着一旁的张玄素感觉有些可怜。
李世民望了眼长孙无忌,开口询问:“众卿都议一议太子所为该如何定罪?”
孔颖达出列开口:“太子身居储位,本当克己复礼,以承天命,却效突厥胡俗、豢养佞幸,早已悖离圣贤之训!
昔年臣以孝经劝诫,在上不骄,高而不危,太子竟斥臣迂腐……今日之祸,实乃德不配位之果!”
于志宁愤然道:“臣曾谏太子莫宠称心、莫筑奢宫,多次被辱,
若不是刺客交待,臣竟不知险些被刺,太子心胸竟不如一刺客!
陛下赐少詹事金疮药时,臣心寒如冰,如今太子谋逆,依唐律当诛!
若因私情而废公法,天下人岂不笑我大唐纲纪虚设?”
张玄素叹了口气:“我曾苦谏太子节俭勤政,反被斥为腐儒误国。臣被刺杀苟活,也是命不该绝,
太子如此暴戾,岂是明君之相?今日谋反,实乃自绝于天!”
孔颖达望着李世民,摇了摇头:“然则陛下父子情深……昔年玄武门之事已损圣德,若再杀亲子,后世史笔恐难宽容。”
张玄素大声反驳:“太子不诛,如何震慑其余皇子!臣宁可背负苛责,也要请陛下斩断祸根!”
见无一人为太子求情,李世民颇为伤心,见房玄龄始终低头不语,温彦博仰天叹气,只好望向长孙无忌。
“陛下,太子悖逆人伦,罪在不赦。然臣闻礼记有言,父子之道,天性也,
昔年齐桓公赦管仲射钩之仇,终成霸业。陛下若诛亲子,虽合唐律,却恐伤陛下仁德之名,更令天下父母寒心。
臣斗胆谏言,留太子一命,百姓亦能知陛下圣心如海。”
群臣脸上都露出极不自然的表情,李佑不是亲子吗?凭啥区别对待啊!
还不是因为是你亲妹的儿子,你们演,我们只负责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