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接着,张羽打算制作红薯粉。他在小院角落翻找出那具大型木质杵臼,这物件虽说历经漫长岁月,表面已有不少磨损痕迹,但依旧坚实耐用,在许多乡下地区,它可是常见的实用劳作工具。
张羽将洗净后表皮还挂着晶莹水珠、在阳光下闪烁微光的红薯,一个个整齐码放进杵臼。随后,他双手牢牢握住配套的粗木棍,深吸一口气,高高举起后用尽全身力气砸下。“咚”的一声闷响,木棍与红薯猛烈碰撞,红薯瞬间裂开,汁水飞溅。张羽持续精准有力地重复砸击,红薯逐渐在敲击下化为细腻泥状,他额头布满的汗珠顺着脸颊滑落,打湿领口,可他浑然不觉,只顾专注盯着杵臼里的红薯泥。
待红薯全部捣成泥后,张羽稍作停歇,伸手抹了把额头汗水,接着缓缓往杵臼里倒入适量清水。清澈水流注入,与红薯泥交融,他用木棍轻轻搅拌,使红薯泥充分浸泡,让每一丝红薯纤维都与水亲密接触。
浸泡片刻,张羽又忙碌起来。他从屋内拿出一块干净细密的纱布,平铺在另一个干净大木盆上,接着小心翼翼地将杵臼里浸泡着红薯泥的混合物缓缓倒入纱布。浑浊液体透过纱布缝隙,淅淅沥沥流入下方木盆,发出轻微滴答声,残渣则被阻隔留在纱布上。
几个时辰过去,盆里液体逐渐分层,上层水变得清澈透明,底部沉淀出如冬日初雪般纯净细腻的白色物质,红薯淀粉。张羽看着这来之不易的成果,眼中满是欢喜欣慰。他轻轻蹲下,用手指触碰那层淀粉,感受其细腻质感,脑海中不禁浮现出各种美味红薯粉丝在锅中翻滚的场景,心中满是对未来美食的期待。
就在张羽忙碌地制作红薯制品时,贺国安终于扛着满满一网兜鱼回来了。他满头大汗,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