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必安见无人应声,面色更加难看。
就在此时,一人从文臣席后徐步而出,正是杨栋。
“主公勿怒。”杨栋拱手,声音平缓,“杨某有一策,可解燃眉。”
谢必安眯起眼睛,冷声道:“你有何策?但说无妨。”
杨栋微微一笑:“非策,而是人。某愿引荐一人,虽非我安广军中将领,但才略胆识,实不逊于历代名将。”
“哦?”谢必安眉毛一挑,“何人?”
“此人姓武名阳,出身蜀中武家,原为武安县令之子。后潘峰、傅恒起兵叛乱在武安杀掉了武阳的家人和武安的老百姓,然后武阳未来避乱而流亡,如今自组人马百余,战力惊人,军法严明,手段果决,曾经在寒鸦关素有威名。”
谢必安眼神一闪,盯着杨栋:“寒鸦关之战……可是那楚烈国川的全国风雨的寒鸦关战役?”
“正是。”杨栋微微点头。
“可我听闻那人已战死?”谢必安皱眉。
“此乃掩人耳目。”杨栋含笑,“实则他以假尸脱身,逃过搜捕,如今特来投奔。”
谢必安沉吟片刻,随后转身看向地图,轻声喃喃:“武阳……若果真如你所说,可堪重任。”
杨栋拱手:“主公若有疑虑,何不亲见其人?”
谢必安挥手:“召来!”
武阳大步踏入大帐之中,帐内沉静了一瞬,随即众人目光齐刷刷地投来,或惊讶,或打量,或不屑。
只见他身着青甲,步履坚定,年不过十九,眉宇间却带着一股与年纪不符的沉稳与锋锐。大帐正中央,谢必安身披金甲,半倚主位,眼神如鹰隼般锐利。他身后是数名重臣谋士、猛将骁勇,气氛压迫。
“参见谢大帅。”武阳站定,大礼不失,从容施礼。
谢必安未语,身侧一名须发斑白的上卿大夫率先低声道:“这便是……杨大夫所荐之人?”
杨栋立于侧旁,缓缓点头:“正是武阳。”
谢必安眯了眯眼,开口带着几分玩味:“年纪不大,倒有几分胆魄。你可知本帅今日召将,是为议讨大潘之事?”
“末将已听杨大夫转述。”武阳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