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这番话的,则是李俊的谋臣‘刘哲’,此时在他看来,不能就这样离开,一旦离开了,那想回来,那恐怕就不容易了……
李俊自然也明白这个道理,但是杨瑜精锐兵马,那也不是吃素的呀,如果真打起来,李俊内心是缺乏战胜杨瑜的信心的,而且一旦他这么搞,那可能就是与天下为敌了。
他看着刘哲说道:“我怎会忘却祖宗基业,又岂敢将李家家训抛诸脑后?”
“我日夜所思,无不是恢复山河,重建大宋。”
“可如今杨瑜其麾下兵马强盛,相较之下,我方实力悬殊,太过薄弱。”
“若贸然与之交战,实难有胜算,这又该如何是好?”
“虽我军在兵力与将领数量上不及杨瑜,但我军上下一心,众志成城,若据守雍州,想必能固若金汤。”
“只是此事不可声张,所谓‘出头的椽子先烂’。”
“一旦挑明,必成众矢之的,遭各方围攻。”
“依臣之见,杨瑜来函,我们只需给出模棱两可的回复,拖延周旋。”
“与此同时,暗中加紧雍州的防御工事,严阵以待,时刻防备杨瑜可能发动的进攻。”
“眼下先养精蓄锐,静候天下局势出现变动,再顺势而为,谋求突破之机 。”
刘哲的建议,那就是给杨瑜模糊回答,我不说还雍州,我也不说不还雍州,如果你来打我,那么我就迎战,如果你不来打我,我就继续固守于雍州,然后看着天下的局势变化而定……
其实在刘哲的判断中,他相信天下安定不了多久的,必然还会大乱起来的,这是他作为谋士的直觉……
段豪回到平州平城后,倒是继续发展经济,注重民生……同时也注重贸易,对于段豪而言,经营好平州,做个土皇帝也挺好的。
此时的段豪是没有什么争霸天下的野心的,他只想经营好平州,当一个好刺史,至于为什么打东五部,很大的原因,是因为东五部对平州有威胁,如今东五部已经平定了,他就可以安心的经营平州了。
至于天下是否会大乱,他其实是认为不会的了,如今杨颖是天下势力最强的,其次他还是皇帝的弟弟,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