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铁锅被烧得滚烫,不时发出咕噜咕噜的声音。
老槐树的影子如同一幅水墨画般,
淡淡地落在斑驳的木桌上。
竹篾筐里的茶叶蛋还冒着丝丝热气,
桂皮和八角的香味与江风交织在一起,
直往人的鼻子里钻。
刘海棠忍不住用竹筷轻轻地戳了戳锅里的蛋,
那蛋壳上的裂纹里,
竟渗出了琥珀色的汤汁,
香气四溢。
她转头对阿爹说:
“阿爹,今晨煮的蛋多搁了片香叶呢。”
刘老汉闻言,抬起手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
手掌在围裙上摩擦,发出刺啦刺啦的响声。
他笑着回答道:
“多搁点香叶,过路的军爷闻到香味,
才会愿意多买一些嘛。”
然而,仔细看去,刘老汉脚上那双破旧的布鞋已经补了三层补丁,
连脚趾头都在鞋尖处若隐若现,露出了白生生的肉。
日头刚刚过了正午,阳光正烈,
渡口处却突然来了一队身着灰布衫的人。
这队人步伐整齐,神情严肃,
为首的是一个身材魁梧的汉子,腰间别着一把木壳枪,
皮带紧紧地勒在他圆滚滚的肚子上,勒出了一个歪歪扭扭的结。
还没等这队人走近,那领头的汉子就扯着嗓子咋呼起来:
“都把腰板挺直了!
保安团来查抗日捐啦!”
他的声音在空旷的渡口上回荡,让人不禁心生畏惧。
听到这声呼喊,正在渡口边摆摊卖粥的刘海棠手一抖,
手中的竹筷差点掉进锅里。
她的心中一阵慌乱,因为就在上个月,
保长才来收过一次抗日捐,当时已经拿走了她新买的半袋糯米,
那可是她和阿爹辛苦攒下的钱啊!
为了凑够那二十块钱,阿爹在灶台前蹲了整整三个晚上,
数着那些铜板,每一个都显得那么珍贵。
“老东西,你又在这儿摆摊呢?”
那汉子走到刘老汉的摊位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