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年头,其实北方才更适合发展人口红利。
南方山多水多,适合耕种的土地相对就少一些。
大明又没有旅游业,所以山里的百姓日子过得并不算好。
像戚家军,主要成员就来自义乌。
嘉靖三十八年,戚继光在义乌募集了三四千人,这些人是戚家军的早期成员。
为啥去那儿募集士兵,还不是因为穷,百姓吃不起饭嘛。
现在你再看看义乌,小商品批发市场可不是吹牛逼的,产品都卖到全世界了。
为啥自古中原乃兵家必争之地,除了地理优势外,最重要的是人口众多,农业发达。
黄河中下游为啥能成为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不就是因为这里适宜人类生存嘛。
所以要想发展人口,发展农业,中原地区必须要经营好。
往江西有水路,往江南有大运河还有水泥路。
那这条铁路,就往北修吧。
老六之所以只铺了几百米长的铁轨。
除了院子不够大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不知道朱吾适未来的规划,贸然修一条很长的铁路,万一以后用不到,那不是浪费资源嘛。
“先看看蒸汽机到底行不行吧,要是行的话,回头我让人去实地考察一下。”
“行,那就先看看吧。”
说着话,三人已经来到了蒸汽机旁边。
老六他们做出来的这个蒸汽火车头,比现代的火车头要大很多。
至于更复杂的,朱吾适也看不太出来。
朱吾适也懒得研究,只要能用,好用就行,其他的他不管。
老六问守在蒸汽火车头旁边的侍卫。
“解家父子呢?”
“院长,解家父子在研究室呢。”
侍卫指了指不远处的一个大厂房。
所谓的研究室就是一个大厂房。蒸汽火车头就是在那里一点点做出来的。
“去把他们叫过来。”
侍卫领命一开,不多时,解家父子三人就从研究室里走出来了。
一个个灰头土脸的,但是精神状态很好。
有点儿科研人员的样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