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在炽热的炉火旁,挥洒着汗水,精心锻造着车厢所需的每一个零件。
沉重的铁锤敲打着烧红的铁块,溅起阵阵火星。
经过三天三夜的连续奋战,在清北大学师生与冶炼区工匠们的共同努力下,那设计精巧、功能强大的车厢终于制作完成。
这个凝聚着众人智慧与心血的 “法拉第车厢”,即将被拜占庭皇帝亲自驾驶开往战场。
在君士坦丁堡,按照孤岛皇帝的指示打造的 “法拉第车厢”,共有 6 节。考虑到要在土路上行进,为了减轻重量同时保证实用性,车厢设计为一层铁质、二层木质。
冶炼区的工匠们精心锤炼每一块铁板,将它们拼接成坚固的底层,足以承受物资的重压。而木工们则精挑细选优质木材,打造出二层的车厢结构,既保证了强度,又有效减轻了整体重量。
这 6 节车厢中,有 3 个被专门用来装载希腊火。希腊火作为拜占庭帝国的秘密武器,威力巨大,一旦在战场上使用,必将给敌人带来毁灭性的打击。士兵们小心翼翼地将一罐罐希腊火搬运进车厢,密封好每一个接口,确保在运输过程中不会出现任何泄漏。
为了防止 “法拉第 2 代” 蒸汽机在前往前线的途中抛锚,孤岛皇帝命令士兵挑选了 12 匹健壮的马匹,安置在蒸汽机前方。这些马匹经过严格训练,耐力和力量兼备。它们被套上特制的挽具,与蒸汽机紧密相连,时刻准备在蒸汽机出现故障时,拉动这承载着希望的钢铁巨兽继续前行。
一切准备就绪后,孤岛皇帝身着战甲,登上 “法拉第 2 代” 蒸汽机的驾驶台。他目光坚定,望着远方,心中满是对解救前线将士的急切和对战胜敌人的决心。随着一声令下,蒸汽机发出低沉而有力的轰鸣,缓缓启动。12 匹马也迈开整齐的步伐,与蒸汽机协同前行。
在蒸汽机的牵引下,6 节 “法拉第车厢” 有序地跟在后面。它们沿着尘土飞扬的土路,向着君士坦丁堡城门疾驰而去。一路上,扬起的尘土如同一道巨大的帷幕,宣告着这支特殊援军的出征。沿途的百姓们纷纷驻足观望,他们为皇帝的英勇和帝国的团结所感动,心中默默祈祷着这场战争能够早日胜利,前线的将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