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道题,都出自《中庸》。
其中,‘武王缵太王、王季、文王之绪’这个题目,原文是:
武王缵太王、王季、文王之绪,壹戎衣而有天下,身不失天下之显名,尊为天子,富有四海之内,宗庙飨之,子孙保之。
而‘今夫天’的原文出处是:
今夫天斯昭昭之多,及其无穷也,日月星辰系焉,万物覆焉。今夫地一撮土之多,及其广厚,载华岳而不重,振河海而不泄,万物载焉。
第一道题大概意思是说,周武王继承了前面三位未竟的功业,一身戎装平定天下,被尊为天子。
这道题看似很简单,实则是个大坑。
反倒是第二道题,看似是个很抽象的大坑,实则相对简单。
第二道题的意思是:天,从小小的一片光,到覆盖万物。地,从小小的一撮土,到托载山河。
当别人还在苦苦皱眉的时候。
崔岘取出草稿纸,在其上写出两道题目的原文出处。
这个也是马虎不得的,它看似是草稿纸,实则是‘解题思路’,是证明你没有抄袭的证据。
届时,考卷和草稿纸,都是要上交的。
当然还值得一提的是,这种科举题目,并不会给出一段原文。最多也就给一句,甚至半句,或者几个字。
如果基本功不够扎实,你甚至不知道这句话原文是什么,那就直接凉了。
别考了孩子,回家吧。
就比如崔岘旁边的一个考生,一直在幻想,有小神童给自己垫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