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桓公即位之时,年纪已经不小了,却还未聘娶夫人。大夫臧孙达进谏道:“古时,国君十五岁便要生子。如今国君内宫之主尚未确定,日后继承君位的希望何在?这可不利于宗庙的传承啊。” 公子翚提议:“我听闻齐侯有个爱女文姜,本想许配给郑世子忽,却未能成功。国君何不前去求娶?” 桓公表示赞同,随即派公子翚前往齐国求婚。齐僖公以文姜正在病中为由,请求推迟婚期。宫中之人却将鲁侯求婚的喜讯告知了文姜。文姜本就因思念成疾,听闻此消息,心情稍感舒畅,病情也逐渐减轻。等到齐鲁两国为宋公之事,在稷地相会时,鲁侯当面再次提及婚事。齐侯约定在明年。到了鲁桓公三年,鲁侯又亲自前往嬴地,与齐侯会面。齐僖公被鲁侯的殷勤所打动,便答应了婚事。鲁侯于是在嬴地送上丰厚的聘礼,礼数比寻常更加隆重。僖公十分高兴,约定在秋季九月,亲自送文姜到鲁国成婚。鲁侯便派公子翚前往齐国迎接新娘。
齐世子诸儿听闻文姜即将嫁给他国,从前的爱慕之心再度萌发,他让宫人假托送花给文姜,并附上一首诗:“桃有华,灿灿其霞。当户不折,飘而为苴。吁嗟兮复吁嗟!” 文姜收到诗后,领会了其中情意,也回了一首诗:“桃有英,烨烨其灵,今兹不折,讵无来春?叮咛兮复叮咛!” 诸儿读了她的答诗,知道文姜对自己也有意,思念之情愈发深切。
不久,鲁国派上卿公子翚前往齐国迎接文姜。齐僖公因疼爱女儿,打算亲自送亲。诸儿得知后,向父亲请求:“听闻妹子要嫁给鲁侯,齐鲁两国世代交好,这确实是件美事。但鲁侯既然没有亲自前来迎亲,就必须有亲人前往护送。父亲国事繁忙,不便远行,孩儿虽不才,愿意代父亲走一趟。” 僖公说:“我已亲口答应亲自送亲,怎能失信?” 话还未说完,有人来报:“鲁侯停留在讙邑,专门等候迎亲。” 僖公说:“鲁国是礼仪之邦,在中途迎接新娘,想必是怕我长途跋涉进入他们境内。我不能不去。” 诸儿听后,默默退下。文姜心中也仿佛若有所失。
当时正值秋九月上旬,婚期日益临近。文姜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