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侯召集大臣们商量抵御楚国的策略。季梁进谏说:“楚国刚刚会合诸侯,就派兵来攻打我们,他们的锋芒正锐,不可轻敌。我们不如用谦卑的言辞求和。如果楚国答应,我们恢复过去的友好关系就足够了。如果他们不答应,理亏的就是楚国。楚国因为我们言辞谦卑而轻视我们,士兵就会懈怠。我们因为楚国拒绝求和而愤怒,士兵就会充满斗志。我们斗志昂扬,他们懈怠,或许还能一战,有取胜的希望。” 少师在一旁激动地说:“你怎么这么胆小!楚人远道而来,是自己来送死!如果不赶紧出战,恐怕楚人又像上次一样逃走,那岂不可惜。” 随侯被他的话迷惑,便让少师担任戎右,让季梁驾车,亲自出兵迎战楚国,在青林山下列阵。
季梁登上战车,观察楚军,对随侯说:“楚军分为左右两军。楚国的习俗是以左为上,他们的国君必定在左军,国君所在的地方,聚集着精兵。我们可以专门攻打他们的右军,如果右军战败,左军也会士气低落。” 少师却反对说:“避开楚国国君不攻打,难道不会被楚人笑话吗?” 随侯听从了他的话,先攻打楚国的左军。楚军打开阵势,让随军进入。随侯杀入阵中,楚军四面伏兵一起杀出,个个勇猛精强。少师与楚国将领斗丹交战,不到十个回合,就被斗丹斩杀在车下。季梁保护着随侯奋力死战,楚军不退。随侯丢弃战车,换上便装,混在小军中。季梁杀出一条血路,才突出重围。清点士兵,十个人中活下来的不到三四个。
随侯对季梁说:“我不听你的话,才落到这个地步!” 又问:“少师在哪里?” 有士兵看到他被杀,便奏知随侯,随侯叹息不已。季梁说:“他是误国之人,您何必为他惋惜呢?现在的当务之急,是赶紧求和。” 随侯说:“我现在把国家大事都交给你处理。” 季梁于是进入楚营求和。熊通大怒道:“你们国君背叛盟约,拒绝参加会盟,还出兵对抗。现在战败了才来求和,不是真心的。” 季梁面不改色,从容地说:“以前奸臣少师,依仗您的宠信贪图功劳,强迫我们国君出兵,这实在不是我们国君的本意。现在少师已经死了,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