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邺渡又是秦淮河的起点,通往汉江。
这是从苏州到京畿的河运主干命脉。
这种河运分布,奠定了苏州,尤其是太湖圈的商业中心的地位。
既然太湖圈是商业中心,那么接下来的海贸,必然有大量商品从太湖圈的各县,通过松江运往海临县,从这里出海。
也就是说,海临县可能成为大夏接下来第一大海港。
这个战略计划的目的,就是通过苏州发达的产业,配合新式的生产力,在纸钞的推动下,形成更庞大的产业群,来对辽国展开商品倾销。
进一步抗衡魏国对辽国的“丝绸计划”。
而在魏无忌的战略中,所谓的惑夏指的是利用舆论力量,给江宁施压,制造出魏军主力南下的虚假消息。
目的是为了魏国在闪电灭晋的时候,大夏不敢轻举妄动。
如果不站在上帝视角来看,这个战略是非常具有迷惑性的。
魏国在灭晋的计划中,从打井陉关到攻下曲京,制定的时间是三个月。
这三个月,头一个月大夏可能在魏国虚假的信息中迟疑,等确定后的第二个月,魏军已经穿越太行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