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第(2/3)页
    他合上笔记本,若有所思地望着星空。《大统历》作为大明朝沿用的官方历法,其源头可追溯至元朝郭守敬主持编制的《授时历》,尽管在当时已是相当精确的历法,但随着时间推移,积累的误差已经越来越明显。
    &34;历法不准,农时就会出错。若是春耕夏耘的时间推算不准,将直接影响农业收成,关系到千家万户的生计啊。&34;朱雄英深知历法对农业的重要性,决心一探究竟。
    次日清晨,朱雄英早早起床,命人收集历代天文着作,包括汉代的《太初历》、南北朝的《大明历》、唐代的《麟德历》、宋代的《崇天历》等,希望能从中汲取智慧,找出改进当前历法的方法。
    几天后,朱标走进儿子的书房,看到案头堆满了天文历法典籍,而朱雄英正专注地比对着几本古籍,脸上写满疲惫却又兴奋的神色。
    &34;雄英,你这几日废寝忘食,到底在研究什么?&34;朱标关切地问道。
    朱雄英抬起头,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34;父亲,孩儿发现我朝沿用的《大统历》已经不够精准,特别是在二十四节气的预测上出现了明显误差。这对农业生产影响极大,孩儿正在尝试寻找更精确的历法计算方法。&34;
    他向父亲详细解释了自己的发现和想法,朱标听得连连点头:&34;此事关系重大,若能改进历法,使节气预测更加准确,确实是利国利民的大事。你有何具体打算?&34;
    &34;孩儿打算先改良观测仪器,进行更精确的天象观测,收集足够的数据后,再提出历法改革方案。&34;朱雄英回答道,&34;还望父亲能向祖父请示,调用钦天监的人手配合孩儿工作。&34;
    朱标欣然应允:&34;这是好事,我这就去向父皇请示。&34;
    得到朱元璋的首肯后,朱雄英立即着手改良观测仪器。他参考了古籍中对浑天仪、简仪等仪器的记载,结合自己的创新想法,设计出了更加精确的观测装置。
    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朱雄英几乎每晚都在观星台上观测记录,风雨无阻。他与钦天监的天文学家们一同工作,收集了大量关于日月星辰运行的精确数据。
    白天,他则研读古籍,进行复杂的数学计算,试图找出更精确的历法
第(2/3)页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都在看:我团宠小师妹,嚣张点怎么了重生成婚日,我转身嫁世子宠冠京都系统迟到百年,刚来就让我开枝散叶?气运被夺?神巫老祖她杀回来了你养外室?我改嫁权臣生崽崽崽崽许愿超灵验,就是有点缺心眼都重生了,拯救偷窃校花很合理吧让我当侯府千金?上位成凰你哭啥重生1958:从窝在深山打猎开始大梦仙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