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第(2/3)页
本,绝不会推行任何损害农业的政策。商贸改革的目的,正是要让农民真正受益,让我大明的根基更加牢固。\"
    朱元璋听完,捋须沉思。他把折子递给朱允炆:\"你看看这些数据,如何解释?\"
    朱允炆匆匆浏览,一时语塞。他没想到朱雄英早有准备,而且准备如此充分。
    \"孙儿只是担忧长远之计\"朱允炆试图辩解,但话音未落,朱元璋已抬手示意他停下。
    \"关心国事是好的,但也要实事求是。\"朱元璋意味深长地说,\"治国之道,贵在求实,而非空谈。雄英的数据详实,论证有力,而你的忧虑,似乎更多基于想象。\"
    朱允炆脸色一阵红一阵白,只得俯首应是。朱雄英则谦逊地表示会持续关注改革的影响,确保农业不受负面冲击。
    家宴之后,朱元璋独自思索着两位孙儿的表现。朱雄英实事求是,注重实际问题解决;朱允炆则更像个政治家,善于捕捉议题和机会。两种风格各有千秋,但在治国理政方面,朱元璋显然更欣赏前者。
    然而,朱允炆并未因家宴上的失利而气馁。他很快找到了新的政治盟友——礼部尚书黄子澄,一位以刚直不阿着称的大臣。在朱允炆的暗中鼓动下,黄子澄上奏朝廷,指责朱雄英的多项改革有悖祖制。
    \"太孙殿下虽才华横溢,但近来所推行的诸多变革,恐有逾越之嫌。\"黄子澄在奏折中写道,\"尤其商贸改革,重商抑农,有违祖制;军器改良,大兴工坊,劳民伤财;教育革新,轻经重技,失教化之本。若不及时纠正,恐有伤国本。\"
    这封奏折在朝堂上引发了激烈争论。一些守旧派大臣附和黄子澄的观点,认为朱雄英的改革过于激进;而那些亲历改革成效的官员则为太孙辩护,列举各项改革带来的实际好处。
    朱标注意到儿子正面临越来越大的政治压力。一日,他将朱雄英召至东宫,语重心长地说:\"雄英,你的改革初衷是好的,成效也是显着的,但政治之道不只是做事,还要会做人。\"
    他叹了口气:\"你表弟朱允炆心机颇深,善于政治手腕。如今他联合朝中大臣公开质疑你,已不再满足于暗中破坏。为父担心,这只是他政治野心的开始。你要更加谨慎行事啊。\"
    朱雄
第(2/3)页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都在看:开局变女生,打穿异世无双世子:开局大嫂提剑杀上青楼!重生渔村:开局赶海喂饱全家招惹死对头,被他按在墙角亲穿进诡异修仙文,这炮灰后娘我不当了重生:逼我当渣男是吧综影视:女配她迷人又危险万界求生:开局我被僵尸娘盯上!巅峰青云路被玩家投诉成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