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第(2/3)页
不足,难以抵挡蒙古大军。请陛下速派援军,否则恐生大祸!\"
    满殿寂静,蒙古联军来势汹汹,确实出乎所有人预料。
    \"陛下,此乃国之大敌,非同小可。\"朱允炆先开口道,\"孙儿以为,应派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将领兵,方能平定此患。\"
    他顿了顿,目光微妙地扫过朱雄英:\"太孙殿下学识渊博,治国有方,但军事毕竟是特殊领域,需有丰富实战经验之人坐镇,方能稳操胜券。\"
    此言一出,满殿哗然。朱允炆此番言辞,表面上是为国家安危考虑,实则暗示朱雄英虽有才华但缺乏实战经验,不宜担此重任。这一政治手腕,可谓老辣。
    朱标皱眉,但作为太子,他不便在此时表态。朱元璋则沉默不语,目光在群臣间扫视,似乎在等待更多建议。
    出乎所有人预料,朱雄英站了出来,朗声道:\"祖父,孙儿愿领兵出征,平定北患!\"
    全殿哗然,就连朱元璋也有些惊讶地看向孙儿。
    朱雄英神色坚定,恭敬而自信地解释:\"近年来,孙儿主持研发了诸多新式武器装备,对蒙古骑兵的作战方式也有深入研究。这些新武器正是克敌制胜的关键,而孙儿最了解它们的战术运用。\"
    他转向在场诸将:\"孙儿虽年轻,但也曾随诸位将军学习兵法战策,对行军布阵略有心得。更重要的是,此次北伐,我军将大规模使用新式武器,若由不熟悉这些武器的将领率军,恐难发挥其最大威力。\"
    朱雄英言辞恳切,逻辑清晰,让在场众人不得不认真考虑他的请求。特别是那些曾参与过新武器测试的将领,深知这些武器的威力,也认可朱雄英对它们的了解确实无人能及。
    朱允炆没想到表兄会主动请缨,一时语塞。他本想以经验不足为由排除朱雄英,却没料到表兄反将此点化为优势。
    朱元璋沉思片刻,问道:\"雄英,你可知此战凶险?蒙古联军势大,非同小可。一旦有失,不仅关乎大明国运,也关乎你个人安危啊。\"
    朱雄英毫不犹豫地回答:\"孙儿明白。但国家危急,孙儿岂能袖手旁观?祖父创下大明基业,父亲继承帝业,孙儿若连保家卫国之勇都没有,何以担当未来重任?\"
    他的话掷地有声,
第(2/3)页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都在看:道教神话:我乃世间最后一位真仙修仙修傻了女主婚宴带奸夫悔婚,我杀光女主全家神魂丹帝我的抗战有空间我,野神?我靠香火凌驾诸神之上太古神尊叶风叶紫灵开棺见喜,江小姐绑定了亲亲老公星辰大远航天下长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