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第(2/3)页
,农产品得以远销,农民们种粮积极性大增。加之粮价合理上涨,农民得以丰收丰产丰收益,何来"弃农从商"之说?\"
    \"至于物价上涨一说,更是断章取义。\"朱雄英从箱中取出一份详细的物价清单,\"改革初期,因商品流通加速,确有短暂价格波动。但三个月后,物价已趋稳定,且因运输成本降低,部分日用品价格反而下降。\"
    黄子澄面色难看,仍不死心:\"然商贸无度扩张,必致奢靡之风盛行,有悖朴素风尚!\"
    朱雄英不急不缓地反问:\"黄尚书所言"奢靡之风",指的是哪些具体现象?可有实证?\"
    黄子澄语塞,支吾半晌说不出具体例子。
    朱雄英趁势进攻:\"孙儿发现一个有趣现象,反对改革最激烈者,往往是那些在旧制度下垄断行业、中饱私囊之人。比如——\"
    说到这里,他看向反对派中的几位大臣,目光如炬:\"比如杭州布行的垄断,比如苏州丝绸的暗中操控,比如北方盐路的把持。诸位不妨自问,反对改革,是为国为民,还是为一己私利?\"
    此言一出,被点名的几位大臣顿时面如土色,额头冒汗。
    朱雄英并未就此罢休,他向祖父请示:\"祖父,孙儿请几位见证人入殿,以证改革成效。\"
    朱元璋微微点头,朱雄英立即命人引入早已等候在外的几位商人和农民代表。
    一位身着朴素的老农上前叩拜,声音因激动而微微颤抖:\"老汉柳德兴,金陵城外石桥村人。过去种的粮食只能卖给收粮商,价钱全由他们说了算。如今商道畅通,我们可直接运往各地出售,价格高了不少。去年老汉还添置了新农具,扩种了五亩地呢!\"
    接着,一位商人代表也上前作证:\"小民严正大,做布匹生意。过去行业被几家大商把持,小商贩难以立足。如今货通八方,我等小商也有了活路。去年净赚百两,比往年足足多了四成!\"
    这些朴实的话语,胜过千百句慷慨陈词。殿内文武百官听得真切,不少人脸上露出思索之色。
    朱元璋听完这些实例证词,龙颜大悦:\"兴,国之大事,不在于守成,而在于变革。雄英此举,正是顺应时势,利国利民。\"
    他目光如电,扫视
第(2/3)页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都在看:一首向天再借五百年校花悔哭了禁止离婚!傅总夜夜跪地求复合法院对老百姓下手?我看你是活腻了全员虐她?惨死后乔小姐黑化了如鱼得水归藏吴夕冉夏天白天卖衣服,晚上缝尸体快穿:我靠金手指成了万人迷我宋青书正的发邪,张三丰人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