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第(1/3)页
    与此同时,朱雄英已开始接手太子的部分政务。他深知自己处境微妙,权力虽增却危机四伏,因此格外谨慎行事。
    每日清晨,他都会先去东宫探视父亲,汇报前一日的朝政情况;之后再去养心殿向祖父请安,请示重大事项的处理方针。在处理政务时,他特意避开敏感决策,专注于推动既定改革和北方边防建设,以减少政治争议。
    \"太孙殿下,这是近日需要处理的奏章。\"侍读学士周谦呈上一摞文书,\"其中有几件关于南方水患的,需要尽快决断。\"
    朱雄英接过奏章,认真阅读后,迅速做出批示。他的决策既考虑实际情况,又尊重祖制,显示出过人的政治智慧。
    周谦忍不住赞叹:\"太孙处理政务如此稳妥,令下官佩服。\"
    朱雄英微微一笑:\"周大人过奖。为政之道,贵在稳健。特别是现在,孙儿只是暂代父亲处理一些事务,更应谨慎从事,不可恣意妄为。\"
    他随手拿起另一份奏章,是关于科举改革的后续事宜。朱雄英略作思考,批道:\"此事关乎国家选才大计,还是等父亲康复后再议为宜。\"
    周谦暗自点头,更加佩服太孙的政治敏锐度。
    然而,朝野间已开始暗流涌动。朱允炆派系开始散布谣言,称太孙有意越过太子直接继承大统,引发不少大臣的疑虑。一些原本对朱雄英持中立态度的官员,也开始有意无意地疏远他。
    朱雄英对此心知肚明,但并未直接反击,而是选择用实际行动证明自己的忠诚和能力。他每天都会向朱元璋详细汇报政务处理情况,并多次在公开场合表达对父亲的思念和对其早日康复的期盼。
    一个月后的一天,朱标的病情有所好转,已能短时间起身活动。得知儿子代理政务期间的表现后,他既欣慰又担忧,强撑着召见了朱雄英。
    \"父亲,您终于好些了!\"朱雄英激动地握住父亲的手,\"孩儿日日担忧,如今看到父亲气色好转,心中大石才算落地。\"
    朱标微微点头,眼中满是慈爱:\"我听说你这段时间做得很好,没有辜负祖父的信任。\"
    \"孩儿不过是按照父亲平日的教诲行事,不敢有丝毫懈怠。\"朱雄英恭敬地回答。
    朱标握紧儿子
第(1/3)页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都在看:三国:老曹,我真不想架空你啊!老爹入赘将军府,千金姐姐把我宠上天出狱人间无敌,你们高攀不起!神豪签到:一个暑假成为万亿神豪我的弟子全是大帝之资绝世道君陆羽孟竹韵重生:权力巅峰之官场风云!听说你是归途穿越:我和闺蜜抓个大佬甜蜜蜜亡国后,太子她马甲藏不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