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太子殿下病情突然恶化。\"首席御医跪地奏道,声音微微颤抖,\"殿下积劳成疾,多年来操劳国事,未曾好好调养。如今脉象微弱,恐怕恐怕难以长久。\"
朱元璋闻言,如遭雷击,手中的奏折掉落在地。他挥手示意众人退下,独自一人立在窗前,久久沉默不语。窗外寒风呼啸,宫中梅花傲然绽放,却衬得帝王心中更加凄凉。
\"标儿啊标儿\"朱元璋低声叹息,眼中闪过复杂的情绪。太子朱标,一直是他最为倚重的儿子,不仅性情温和,明辨是非,更精通政务,深得朝臣和百姓爱戴。这些年来,朱标为大明江山鞠躬尽瘁,却也耗损了自己的健康。
正当朱元璋陷入沉思,殿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
\"陛下,北方紧急军报!\"锦衣卫指挥使跪地呈上一封火漆密封的军报。
朱元璋打开军报,脸色愈发凝重:\"蒙古残部联合瓦剌,大举集结,有南下之势。\"
他立即吩咐:\"传旨,召太孙即刻进宫议事!\"
不多时,朱雄英匆匆赶到养心殿。见祖父面色沉重,他立即行礼道:\"孙儿参见祖父。听闻北方有变,不知情况如何?\"
朱元璋将军报递给朱雄英:\"自你北伐大胜后,蒙元残部不甘失败,勾结瓦剌,卷土重来。如今边关告急,朝廷须及时应对。\"
朱雄英仔细阅读军报,神色渐渐凝重:\"祖父,依孙儿之见,应立即调集兵力,以雷霆之势击溃敌军。拖得越久,边境百姓遭殃越重。\"
朱元璋点头:\"你有何具体建议?\"
\"孙儿以为,可派神机营为先锋,常规部队为后援。\"朱雄英走到地图前,指着北方边境线,\"神机营装备新式火器,机动灵活,可先行出击,扰乱敌军阵脚。待敌军混乱之际,主力部队再一举歼灭。\"
朱元璋沉思片刻,忽然说道:\"雄英,此次北伐,由你亲自统领。\"
朱雄英一惊:\"祖父,孙儿经验尚浅,恐难担此重任。\"
\"你已非当年之你。\"朱元璋目光坚定,\"北伐立功,军改显效,如今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