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说话间,港务督办又禀报:\"太孙,有几位来自遥远西方的使节已在驿馆等候多时,希望能与殿下会面。\"
朱雄英来了兴趣:\"哦?西方使节?安排在明日上午吧,孙儿亲自接见。\"
次日,朱雄英在南京行宫正式接见了这几位来自欧洲的使节。这些远道而来的使者带着各自国王的问候,以及对开展长期贸易的强烈愿望。
\"尊敬的殿下,\"一位来自威尼斯的使节通过译员说道,\"我们的共和国对贵国的丝绸、瓷器和茶叶极为推崇。这些珍品在我国售价极高,深受贵族喜爱。我们希望能建立长期稳定的贸易关系。\"
朱雄英微笑回应:\"大明向来崇尚天下大同,欢迎四海商人来此通商。贵国的玻璃、钟表和毛织物工艺精湛,我大明也甚为欣赏。互通有无,正是互市贸易之本意。\"
双方就贸易路线、商品种类、关税标准等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最终达成了初步协议。这些协议不仅涉及商贸往来,还包括文化交流、技术分享等多个方面。
会谈结束后,朱雄英亲自带领使节们参观了南京城的繁华街市和几处工坊,向他们展示大明的繁荣景象。使节们无不惊叹于大明的先进技术和发达商业,纷纷表示要将所见所闻带回国向国王汇报。
当晚,朱雄英命人详细记录了与西方使节会谈的内容,连同匠造学堂的最新成果一并呈报朱元璋。
朱元璋阅后,龙颜大悦,立即召见朱雄英。
\"雄英,朕看了你的奏报,甚为欣慰。\"朱元璋和蔼地说,\"匠造学堂培养出的工匠们,创造出如此多的新器物,足见你这一策有先见之明。至于与西方使节达成的协议,更是开创了我大明对外交往的新局面。\"
朱雄英恭敬地回答:\"这些成就,皆源于祖父的信任和支持。孙儿不过是按照祖父教诲,为国家长远发展做些布局罢了。\"
朱元璋意味深长地看着朱雄英:\"雄英,你的眼界和胸怀,远超常人。这些年来,你推行的改革,无不显示出你的雄才大略。看着这些成就,朕越发确信,将大明交到你手中,是最正确的选择。\"
朱雄英深深一揖:\"孙儿定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