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成舟的看法得到大多数人的赞同,之前就为药王村制定了特色产业。
常山这种药材生长在药山,就算周围良田少,村民也能通过采药致富。
要致富,先修路,没有路就想办法靠近路,吴眠对此也很认同。
药王村的选址就这么敲定了。
“大人,青丝村大部分是绣娘,特色产业靠的是纺织。”
“我选择的新址,既能靠近县城,也能靠近官道。”
“不韦周边良田稀少,还能为其它村庄让出一个名额。”
郭曹掾的提议,一部分人赞同,一部分反对。
对于青丝村的选址,吴眠持不同意见。
“虽然青丝村的产业为纺织,但也需节约成本。”
“这些妇女可以种桑养蚕,桑对于土壤要求并不高。”
“她们可以没有良田,但不能没有土地。”
听完县令大人的分析,那些之前赞同提议的,都有些惭愧。
他们总认为纺织业只需要一块地方就行,却忘了特色的含义。
真正的特色是用村子的土地,从种桑养蚕开始,直至成品完成。
自始至终,全部都在青丝村完成,那才叫真正的特色产业。
最终青丝村的新址,被定在城南方向的高黎贡山山脉附近。
这里周边有野地可供开垦,土地不算肥沃,种桑却绰绰有余。
“大人,石羊村可保留旧址当作羊圈。”
“新址可选择在山脚附近,那里有一片野地,可供其开垦种田。”
“周围树木众多,闲时还能烧些木炭补贴家用。”
诸葛云的提议倒是得到了所有人的认同。
毕竟那一个时辰的山路,实在是折磨人。
其余六个村庄的新址,也在众人的商议中逐个敲定。
接下来,就到了大家最头疼的环节。
吴眠手指无意识的敲击桌案,目光中充满探究之意。
“诸位,村民故土难离,我们如何破局?”